井,就在我面前。
一個院子,很大,也很破落,幾十間房子,幾乎找不到一間不漏雨的,很久以前,這裡一定是個大戶人家的宅地,而很久以前,這裡也一定很熱鬧,但是現在,卻只剩下一片破房子。
井,就在後院,在所有的破房子後面。
這裡就是我們的目的地。
小狐狸下意識的拉了拉我的手,她手心裡有汗水。
不錯,這裡的氣氛陰森,如果真的有鬼要出現在人間,這裡無疑是個好地方。
陪同我們到來的村幹部指了指井,說:“就是這裡了,以前是個地主的大院,現在除了老李那個怪老頭,方圓幾十裡也沒有人了,兩位慢慢看,我還有事情,先回村委會了。”
村幹部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我原諒了他的冷漠,我們不是什麼上級領導來視察,我們只是一個小雜誌社的記者,他把我們帶到這裡來,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我和小狐狸簡單的看了看這個院子,最前面的一間房子裡有簡單的生活用具,想是村幹部說的那個老李住的地方,在稍後面幾趟房子裡,有一間還勉強湊合能住,屋頂是好的,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的。
“今天晚上就住這裡了。”我說,小狐狸開始收拾房間,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只要有睡覺的地方就可以了。我給李偉打了個電話,他是雜誌社的主編,距市區太遠了,無線電話的訊號非常不好,我就長話短說。
李偉很急,說:“怎麼樣了,你們到了嗎?”
我說:“是的,看到那口井了,沒什麼特別的。”
李偉考慮了一下,說:“你們在那裡呆段時間吧。”
我說:“可以,不過不會太久的。”
寥寥數語,我就結束通話了電話,因為的確沒什麼好彙報的。
吃過了罐頭,我和小狐狸又來到後院,看著那口井。
實在是很普通的一口井,井沿搭的很高,用方型的石頭搭的,防止小孩子掉下去,以前井上一定有轆轤可以提水,現在就只剩下轆轤的架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午夜兇鈴》裡面那口井,很相似,不過這井更破舊一點。
我附身看了看井的裡面,黑黑的什麼也看不見,扔塊石頭下去,聽到的是石頭撞擊井底的聲音,這井已經幹了。
“走吧,到別的地方看看。”我說,小狐狸一直緊緊的抓著我的胳臂,她說:“好象有怪聲音啊......”
我笑,在雜誌社工作的時間長了,她也變的和苗紅一樣的神經過敏了。
整個雜誌社就四個人,我(老狐狸),小狐狸,李偉和苗紅,第一期的《鬼網》雜誌銷量還可以,以後就不行了,主要是因為文章過時,盡是些同類雜誌刊登過的題材,李偉咬牙跺腳的決定:“要真材實料,要實地考察。”於是目標就選定了這個古井。
這口古井鬧鬼的傳聞一直不斷,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古井就在我們市的郊區,這樣可以節約路費,畢竟雜誌社的效益不好,要節約開支。
誰知道這個郊區代表著整整7小時的車程,我甚至以為我們已經離開了人類的文明社會,跑到原始叢林裡了。
駕了一天的車,終於到了這裡,寧靜,沒有人煙,也許還得加上詭異一詞,才可以形容這個地方。
空氣中充滿了刺鼻的熟石灰的氣味,這也是這地方的特色之一,盛產石灰,連土地都是隱隱的白色,而且還可以聽到很遠的地方有小石灰礦井運做的聲音。
還好我們不準備在這裡停留太長時間,最多3,2天,別指望這幾天中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目擊經歷出現,這點李偉比我清楚,多和當地人交談,收集資料,再經過後期的加工,一篇所謂的“實地材料”就成型了,這才是此行的目的。
而我接觸的“當地人”,除了剛才接待我們的村幹部,就只有老李了。
老李在太陽落山之前出現了。
實在無法判斷他的年齡,他臉上佈滿皺紋,而且,在他看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是個瞎子,他雙眼的瞳仁都是白色的。
我禮貌的,而且儘量表示親切的問:“是老李嗎?”
他蹣跚的腳步停了停,沒有說話,沒有點頭,沒有任何的肢體動作來回答我的問題,他就象一棵風乾的死樹,沒有任何表示。
但我已經肯定了,他就是老李。
小狐狸看了看我,比畫了一個手勢,意思是讓她去和老李說。
我點頭同意了,有的時候,女人辦事的確比男人要省些力氣。
果然,老李聽到小狐狸的聲音,臉色緩和了許多,我彷彿看到那棵風乾的死樹又發出了嫩牙。
小狐狸先簡單的解釋了我們的身份,然後直接的說出了來意:“李大爺,您在這裡住了很長時間了吧,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後院那口井鬧鬼的事情,我們很想知道。”
老李的臉色在小狐狸說完這些話的時候又回到了剛才那種無表情,甚至有些憤恨的狀態,似乎我們是不該問這些問題似的,他用單調的聲音說:“年輕人,這裡的事情和你們沒有關係,不要自己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