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遇到這等事情最能夠考慮主公的臨機決斷,方才主公能夠不為吾之名聲所累,毅然決然作出此等決定,乃是保證此訊息不傳出去的最佳途徑,主公所做自然也是最合理之選擇,這樣才有吾荀文若主公之風範。”
聽到荀彧的解釋,劉協以及眾人方才恍然大悟,可以說荀彧是站在了一個非常可觀的角度向眾人講述了這個心理過程,仔細想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聽完了荀彧之言,劉協卻是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既然今天大家都在開啟天窗說亮話,劉協正好也接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問題問了出來。
“文若,既然孤方才很坦誠地回答了你的問題,你可否也坦誠地回答一下孤的問題?”劉協對著荀彧說道。
聽到劉協之言,荀彧多少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面帶微笑點了點頭道:“文若自然知無不盡、言無不盡。”
聽到荀彧之言,劉協不禁點了點頭道:“在今日之前孤若是招攬你的話你應該不會同意,孤說得可對?”
原本劉協以為荀彧會思考一番的,誰知道劉協的話音剛落,就見到荀彧點了點頭承認道:“不錯。”
“那文若此番為何又同意了呢?”劉協緊接著問道。
“既然殿下先前很坦誠地說了,那麼吾也坦誠地承認一點,吾之所以現在會歸順殿下,源於殿下手中的傳國玉璽以及傳位詔書。”荀彧一臉坦然地回答道。
“果然如此!”聽到荀彧之言,劉協心中不禁感嘆道。
自己先前之所以會跟父親劉宏要這兩件東西,除了這是自己將來榮登大寶所必須的關鍵物品以外,卻是還有一個別的妙用,那就是聚勢!
而荀彧歸入自己麾下正是一個聚勢的作用,因為不管是傳國玉璽還是傳位昭書,都代表了自身的正統性。
而正統性就是勢本身,如果劉協手中沒有傳國玉璽和傳位昭書這兩樣事物,那麼勢就在太子劉辯的那一番,因為在此等條件下,太子劉表要比渤海王劉協更加的正統。
但是有了這兩件物品在手就不一樣了,劉協可以頃刻間將勢給扭轉過來。
而荀彧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在,都是站在了勢的一方,而這也是他選擇的標準。
荀彧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漢臣,對於君君臣臣這一套相對來說頗為推崇的。
歷史上的荀彧看似是在曹操的麾下,但是實質上卻是在大漢的麾下,因為別忘了曹操可是官居大漢的丞相,而從來未曾稱帝,即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那終究也是藉助天子的號令行事。
而曹操晚年多少有了稱帝的念頭,這個時候最先跳出來阻止曹操的恰恰又是荀彧,可見荀彧信念之堅定。
“哈哈哈......文若真君子也!”聽到荀彧之言的劉協,卻是哈哈大笑起來,不僅是笑荀彧的歸順,更是笑荀彧的坦誠。
“既然文若也是一家人了,那麼方才仲康等人的問題文若可否賜教啊?”劉協很想聽荀彧的看法,因為在大勢的把握上沒有人能夠出荀彧其右。
荀彧很快就進入了自己的角色,只見荀彧向劉協諫言道:“主公,吾以為不宜此刻將此二寶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