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該我等“忠義之士”,為主公除此老賊,以立大功。
他們如此作想,可麾下先鋒兵馬千人,眼見主將有難,焉能不救?
恰在此刻,雷簿、陳蘭二將立時站了出來,將兵馬喝住!
然而,雖說要為主公除賊,以免走私軍械糧草給他之隱患暴露。
順帶劉勳這先鋒大將一死,他二人這趟提心吊膽的差事也能就此結束。
一個折損主將的問罪肯定少不了,但有連下十四城的功績在,料也無妨。
雷、陳二人心照不宣,各自計較已定,可此事雖為“忠義”之舉,總也不能拿到明面上說。
雷簿望著城下已陷入險境,岌岌可危的劉勳,話語微頓之間,計上心頭,張口就編。
“眾將請看!
世間豈有中門大開,只遣兩個老弱病殘之人,行刺殺之理?
以刺殺之術攻我軍必救,實則借劉勳將軍性命為餌,哄我等中計。
一旦兵至城下,只恐伏兵盡出,我等盡歿於此。”
陳蘭與雷簿配合多年,早有默契,聽他前文,便之後意,繼而接話。
“正是此理!
此必敵軍詐降誘敵之計,已被雷將軍看破。
今敵軍狡詐,我等萬不可上當中伏,讓劉將軍犧牲之血白流。
當此之時,眾將隨我即刻撤回中軍,務必要將劉將軍此番犧牲之壯烈悉數告知主公,屆時攜大軍來攻,誓報此仇!”
”一切罪責,待回稟主公,我二人以此前一十四城功勞,替弟兄們一力承擔!
今次絕不使諸君,憑白死於賊人奸計埋伏。”
雷簿拔出手中寶劍,朗聲疾呼:”眾將士,隨我衝鋒!”
他一臉慷慨大義之色。率眾向後“衝鋒”!
這千人先鋒軍,本就是抽調雷簿、陳蘭及劉勳心腹將校所湊。
此時劉勳心腹大多被他領去一道接受獻城之功,餘者盡皆“雷”、“陳”二將所屬,當下聽他二人這般言語,還要以功勞為他們抵罪,哪有不肯的?
眾人大喝一聲“殺”字,其聲震天!
追隨二將,向後方發起”衝鋒”,足有一往無前之勢,士氣之盛遠邁來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