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世,若無世家大族支援,任你志存高遠,又要如何成事?”
......
聽著耳邊安慰勸誡,孫策只覺好生煩惱,此刻也終於明白袁術為何敢強逼他當義子了。
今日之事,他就算說出去,喊破了天,也不會有人信他孫策心中不願,只當他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天下人只把自己心中的貪婪,當做他人的渴望,只將自己眼中願意相信的謊言,看做事實真相!
若是那句:【幼子多疾,汝當勉勵之】流傳出去,世人又該怎麼看待他孫策?
許是都得以為袁術對他有知遇之恩,視若己出,恩重如山!
只怕那些眼紅豔羨的小人,就要如鴟得腐鼠,對他仰而視之曰:“嚇!”
豈不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在孫策心中無奈,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能抱負,而不被理解之時,壽春宮中大殿寂然無聲。
袁術輕啜解酒蜜水,堂下已換了一人。
“堂兄,不知喚我前來,所謂何事?”
“族中可有適婚女子?你去挑選一聰明伶俐、相貌出眾的,挑個日子過繼到我名下。”
“唯!”
雖然心中好奇,但有了白天書房內的經歷,袁胤此刻面對他時,哪還敢多問?
反正這事也簡單,若是兒子,族裡或許還會遲疑,但只是女兒,大家怕是巴不得送到堂兄名下,藉此攀上關係。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袁術把玩著手中玉璽,皺眉不語。
倘使孫策能殺,倒也不必這般麻煩,可如今軍中皆是強徵百姓得來的十萬烏合之眾,真正具有強悍戰鬥力的,還是當年孫堅留下的孫家軍!
這批孫家軍,雖然這些年早就被拆分重組,由他接管支配,不再受孫策排程號令,可若是他真的將孫策殺了,必然人心盡失,等若自斷手足於天下諸侯面前,引頸受戮。
是以孫策不僅不能殺,還得好生照顧,“厚待”於他。
如此即便是程、韓、黃這般孫堅老將,得見他們的少將軍在我這得到看重,有著長遠的發展前景,只怕也會老懷大慰,替孫策為了那句【幼子多疾,汝當勉勵之】而效死力吧?
袁術嘴角噙著一抹玩味的笑,伯符我兒,只認了義子又怎麼夠“厚待”呢?
我袁術這次就是吃定你了!
就是要把你綁死在我這艘船上,跳都跳不下去那種!即便我稱帝了,你孫策也得被帶累著誅上九族!
哪怕你想背義投敵,別人的第一想法也是,哪有未來的仲氏太子會主動投降的?此番必然有詐,定是詐降!
關鍵是眼下,我袁公路四世三公,乃當世有數的頂級諸侯,而你孫策呢?默默無聞,連小霸王的名號都沒去江東打出來。
此情此景,就算你孫策渾身是嘴也沒人信你不願當我義子,即便你跳進黃河又怎能洗清,這滿身貼遍的袁氏標籤?
世人不知你心中鴻鵠遠志,只道我待你恩重如山!
而在這個固有印象的權謀交織中,袁氏與孫氏的利益將如蛛絲般悄然纏繞,層層編織。
待到你察覺身陷羅網之時,任你霸王在世,個人的意志也早已困獸般,如籠中鳥,似網中魚,受籠網之羈絆,掙脫不得。
......
掌中玉璽在燭光下泛著蠱惑人心的幽光,他“呵”的輕笑一聲,呢喃低語。
“此局陽謀,無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