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州鄴城之外
城外的奮武軍,雖然每日都在操練,但是,卻是一副一點也不著急進攻的樣子。
只是偶爾會有一兩名大將率領大軍出營,在城下襬擺軍陣,威懾一下鄴城內的曹操軍。
對奮武軍來說,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一是因為打不起,而是因為打不過。
打不起,說的是打仗這事,不能一蹴而就。
近幾年,奮武軍接連拿下了青州,冀州北部和徐州之地的大片土地,需要仔細的消化消化了。
無論是這幾郡的百姓,還是俘獲的俘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歸心。
打不起,說的則是另外一回事。
此時的韓成,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麾下的大軍已達三十餘萬,其中,騎兵接近十五萬。是當之無愧的當世第一諸侯。
這三十萬軍隊中,俘虜佔了三分之一。
攻打鄴城,騎兵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單憑步兵和弓兵的力量,是拿不下鄴城的。
是故,韓成依然不敢小覷鄴城縣內的曹操。
面對這個歷史上的‘三國第一人’,稍有不慎,自己就是滿盤皆輸的結果。
與此同時,鄴城內的曹操,也是一點不著急的樣子。
雖然奮武軍的大軍壓境,但是他們不敢進攻啊。一進功的話,騎兵的優勢就沒有了。到時候,憑著自己的能力,不打的他們哭爹喊孃的。
既然韓成選擇了拖著,那就拖著唄,不讓出去,那就不出去吧!看看誰能耗過誰?
近幾年中,自己的頭疼之症發作的越來越頻繁了,但是,自己相信,一時半時的,自己還死不了的。
與此同時,自己在後方訓練的騎兵也越來越多了啊。
多拖一天,對自己來說,就多有利一天。
待明年春天,自己擁有了三萬騎兵之後,哼哼!韓成,我看你還能囂張到幾時?
......
漢中郡上庸縣,處於漢中郡的最東端,司州的南側,荊州南陽郡的西側,是司州,益州,荊州這三州的交界之處,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是而,漢中郡太守張魯便把曾經的‘涼州第一猛人’—馬超,安排在這裡。
張魯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馬超和曹操的仇恨,不共戴天!誰都可能投降曹操,唯獨馬超不能!
故而,馬超在上庸縣,絕對比任何人都強。
但是,又因為漢中郡獨特的政權體系,故而,馬超只是一員猛將,而並非領軍之將。
在張魯這種政教合一的政權之下,領兵之將,必然在五斗米道教中,處於高位之人。
對張魯來說,不入我教,就不是我的親信之人,不是我的親信之人,我怎麼能讓你領兵呢?
對士兵來說,我們都是五斗米道教的,領兵大將不是,我們憑什麼聽他的?又不是一個教的,我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