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徐州的三步計劃中的第一步,已經在冀州全面展開了。
老謀深算的曹操果然不出眾人所料,確實能沉得住氣,並未派出一兵一卒襲擊韓成的七萬奮武軍。
正因如此原因,也讓韓成的七萬大軍,整整走了七天;鄴城內的曹操大軍,同時也整整備戰了七天。
雙方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至於取徐州的三步計劃中的第三步,卻也並不著急實施。
訊息從徐州的琅琊郡傳到青州的任城郡,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時間。
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也足夠可以幹很多的事情了。
比如說,讓進攻徐州某縣的一支騎兵大軍,拿下某縣之後,留下防守人馬,然後回程,趕到任城郡歷城縣城下,也是完全可以的。
反正歷城縣中沒有騎兵,曹操軍只要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敢輕易出動的。
故而,取徐州的三步計劃中,最重要的便是第二步—張遼率軍快速打敗徐州守軍,攻破徐州。
這裡說的徐州守軍,不是指徐州全部的守軍,而是徐州琅琊郡內的呂虔守軍。
呂虔,是一個具備很高的軍事素養的將領。
他知道,想要守住徐州的琅琊郡,憑藉自己的三萬大軍是完全不夠的,連邊界線都站不滿的。
是而,他便放棄了在邊界上駐兵防守;反而選擇了在琅琊郡最主要的城池—郡治開陽縣城駐兵防守。
只要開陽縣城不失,琅琊郡就不失;琅琊郡不失,徐州則無恙!
是而,呂虔讓人大力建造開陽縣城,以至於現在的開陽縣城高牆厚,防禦措施齊全。
如此堅固的城池,若選擇用強攻的方式拿下此城,並非一日之功;這與奮武軍的原計劃不符,故而,必須採用一些特殊手段。
而這些特殊手段,自然就離不開奮武軍的大殺器—“情報營”。
“情報營”接了這個任務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清除開陽縣城的‘眼睛’。
在開陽縣城與青州北海郡之間,存在兩座小縣城。
這兩座小縣城皆屬於徐州琅琊郡的範圍,雖然城池不大,但戰略意義極為重大。
只要在這兩座小縣城中安排極少數的兵力和一座烽火臺,便能隨時觀察到奮武軍南下的動向。
故而,這兩座小縣城也可以叫做開陽縣城的‘眼睛’。
......
在這個世界上,能永恆不變的東西不多。
隨時流失的時間算一個,兩地之間的距離也算一個。
無論你的科技發展到如何先進的程度,你永遠阻止不了時間的流逝;無論你的科技發展到如何先進的程度,你永遠縮短不了這座城和那座城之間的距離。
如果這座城和那座城之間的距離是三十里的話,那麼,這個距離就永遠都是三十里。
距離若變了,城池也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