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東城牆上發生計程車兵之間,相互抱怨吐槽的這一幕,皆在奮武軍東部戰區的兩大首席軍師沮授和司馬懿的計算之中。
當在類似於‘必死之局’的守城之戰中,出現了一條‘光明’的生路之時,沒有人會選擇不珍惜的。
即使其中有的人覺得這其中有詐,剩下的那些人也會盡量說服他的。
你不想活著,不要緊,你別擋著我們的‘活路’啊。
只要你擋著我們的活路,對不起,我們就是敵人。
哪怕幾日之前,我們還是曾經的‘生死與共’的戰友。
沒辦法,有一點活著的機會,就比在這乾等著送死強。
這是‘大實話’,實的不能在實的那種‘大實話’。
又過了幾日,時機成熟了。
平原縣城下的奮武軍軍師沮授,便再次採用了曾經在幽州漁陽縣城下,對抗袁紹大軍的計謀—‘亂軍心’。
在青州濟南郡,齊郡,樂安郡三郡之地肆虐的奮武軍騎兵,給這一計策,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我騎兵都來去無阻了,弄點家信,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管是威逼,利誘,還是實心實意的勸說?見人下菜碟即可!
一封封的家信,在巨大的‘投石車’的拋投作用之下,鋪天蓋地的朝著城中襲來。
一時間,平原縣城中猶如下了大雪一般,到處都是飄飄揚揚的家信。
什麼二狗子,李剩子,王老三......等俗氣的稱呼,飄揚在平原縣城裡的大街小巷。
計謀這種東西,沒什麼明確的規定,好用就行!
為了取勝,同樣的計謀也不介意多用幾遍。
當平原縣城中的袁譚和辛評順手拿來一封家信之時,還抱有一絲希望的小心臟瞬間猶如跌若冰窟一般。
他倆都知道,完了!大勢已去也!
沒想到,奮武軍的十萬大軍沒攻下的縣城,竟然被幾萬封家信打敗了。
世事無常,防不勝防啊。
辛評看著不發一言的袁譚,十萬火急地說道:“主公,趕快下令吧!
讓士兵們將撿到的家信都送上來;然後主公親自出面,和士兵們說,這都是奮武軍的陰謀,或許還能有一線轉機。”
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辛評的話的最後一句,是一線轉機,而不是一線生機。
這簡單的一字之差,彷彿告訴了袁譚,自己的首席謀士,也無力了。
袁譚聽完辛評的話,對著辛評說道:“辛軍師,不用白費力氣了。
對面的這一招,直達士兵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而且在幽州漁陽郡漁陽縣城下,曾經用過的。
我的父親袁紹的十七萬大軍,就是敗在了這一招之上的。”
袁譚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無解的!
大戰之後,我曾經託人多方打聽,只知道提出這一招的人叫做沮授。別的資訊,就在也打聽不到了。
若我所料不錯的話,現在城下的奮武軍,他們的首席軍師,定然還是沮授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