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陣營’未到來之前,在黃縣的周圍,大體上可以分為三處戰場。
袁紹軍大陣中,率領青龍軍衝陣的韓浩部分算是一處;
黃縣西城門處,率領玄武軍拼命防守的潘鳳部分算是一處;
黃縣西城牆上,率領士兵堅守的趙雲部分也算是一處。
隨著戰爭時間的加長,雙方勢力的優劣越來越大,這三處戰場中,定然會有一處率先戰敗。
一處落敗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另外兩處戰場也會發生戰局上的變化,然後落敗,從而導致整個黃縣戰爭的失敗。
而五千‘陷陣營’的到來,就給了奮武軍這一線生機,也可以說是反敗為勝的勝機。
......
兩軍對戰,在剛一開始的時候,靠的是士氣和勇氣;
士氣如虹方,勇氣冠全軍,獲勝的機率十分大。
然而在作戰一天之後,士氣和勇氣就沒什麼用了。
這兩個東西,是消耗品,效果很短暫,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
故而,兩軍作戰一天之後,需要的就不是士氣和勇氣了,而是持久力。
男人需要持久力,越持久,就越厲害!
同樣,軍隊也是一樣。
持久者,恆定勝之。
然而持久力這個東西,不是你想要,就會擁有的。
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決定持久力的上限;但每個人的後天鍛鍊,卻能決定持久力的下限。
單論持久力,‘陷陣營’絕對是首屈一指的那一批人。
他們的信心,來自於平常日。
從高順按照韓成的命令成立‘陷陣營’以來,在‘陷陣營’中,平日裡,最多的訓練專案就是長跑。
一天八十里,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戰爭的時候除外。
跑不下來的,淘汰;跑下來不能訓練的,淘汰;跑下來訓練不合格的,淘汰。
在三大‘淘汰’的環境之下,每個‘陷陣營’計程車兵,都足夠持久!
從曲城縣到黃縣,大概有五十里的距離。
這距離,一般計程車兵跑下來之後,大概都會是疲憊至極的樣子。
但對於天天奔跑的‘陷陣營’來說,這距離,剛剛好。
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
高順看著袁譚,指著袁紹軍大旗所在之處,對著手下的‘陷陣營’士兵們喊道:“陷陣之志,有死無生!兄弟們,衝鋒!”
對!就是這麼沒有一點花裡胡哨的,直截了當的衝鋒!
因為此時,只有衝鋒,才能解決黃縣的困境。
五千‘陷陣營’,無論進入三處戰場中的哪一處?都不能立即結束戰鬥。
並不是他們不夠強,而是因為袁譚也會派遣身邊的三千人馬支援‘陷陣營’進攻的那處。
那時,黃縣的戰爭又會進入到膠著狀態。
誰都知道,拖的時間越長,對奮武軍就越不利。
......
袁譚,之所以能被袁紹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紹的大兒子的這個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給他加了大大的分數。
看著突然殺出的‘陷陣營’,袁譚毫不猶豫地讓身邊的三千人馬前去迎敵。
此戰已成定局,自己方勝利的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