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差距,高下立判。
故而在三回合之後,協力郎的處境比張繡慘得多。
若張繡是處於下風的狀態的話,那協力郎的狀態就是險象環生。
......
奮武軍中,除了趙雲,黃忠,張繡三人外,還有一員猛將。
那就是他們三人的主帥—張遼。
張遼也是一名武者,也想和趙雲等三人一樣,和烏桓族的猛將大戰一場,將心中的那股壓抑已久的‘氣’釋放出來。
但是張遼卻不能這麼做。
身為一軍的主帥,在戰略的安排上,也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來;
但在戰場上的時候,無論自己的意願多麼的強烈,也不能帶有一絲絲的個人情緒。
一切為了取勝而戰。
故而在趙雲等三人引開烏桓族的三名猛將之後,張遼便率領著最精銳的青龍軍,直奔烏桓族軍隊的最中心而去。
因為那個地方有烏桓族的大王,也就是此次烏桓族的做主之人—蹋頓。
蹋頓一死,十萬烏桓族大軍群龍無首,則必敗無疑。
張遼的武藝,也是八品上的水平。
在他的帶領之下,這一支青龍軍猶如一隻鋒利的箭矢一樣,迅速地插入到烏桓族的軍隊中。
與此同時,劉豹,韓浩率領的青龍軍也對烏桓族的左翼發起了攻擊;徐晃,閻柔率領的青龍軍也對烏桓族的右翼發起了攻擊。
這三支青龍軍,隱隱的對烏桓族形成‘反攻包圍’之勢。
當蹋頓聽到手下的彙報,看到戰場上的情形之時,大驚失色。
不由地疑問道:“中原的騎兵何時變得這麼勇猛了?”
但周圍之人,無人能回答他的問題。
幾個呼吸之後,蹋頓便恢復了平靜。
因為蹋頓打心底裡不相信中原的騎兵會將他們這些經常馳騁在草原上的漢子殺得落荒而逃,這定然是假象。
之所以會出現現在的情況,大概是因為對方騎兵中最前面的將領的功勞吧。
正是他們的存在,中原的騎兵才會發揮出如此的勢不可擋之勢。
‘想明白’的蹋頓立即對著手下的烏桓族勇士們傳令道:“先殺漢人中最前面的將領。參與擊殺者,回族之後,賞黃金十兩。”
一時間,戰場中的號角聲四起,這正是烏桓族獨特地傳令方式。
烏桓族的勇士們聽到號角聲之後,紛紛對著張遼,徐晃等人殺去。
在兇猛的老虎,也架不住一群狼的進攻。
在厲害的武將,也架不住許多人的圍攻。
更何況,此時的這幾人還不是奮武軍中最厲害的那幾位武將。
最厲害的那幾位,正在廣陽縣的城門口處,和烏桓族的三位勇士廝殺呢。
是而,張遼,徐晃等人的進攻勢頭為之一頓。
......
在張遼等人率軍進攻的同時,六名武將的大戰也逐漸進入了尾聲。
不出眾人所料,第一個分出勝負的戰局正是趙雲和協力郎的戰局。
面對外族,趙雲可沒有什麼‘善良’的心思,有的只是“殺無赦”。
在三招試探之後,趙雲便拿出了自己的絕學—‘七探蛇盤’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