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袁熙又盤算道:“自己離開時,定然會被奮武軍的探馬打探到。探馬回到城中,稟告給主將,主將點兵,然後殺來。即使速度最快的騎兵,此時也不會到達這個山谷啊,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故而袁熙很自信的對著士兵下令道:“快速透過山谷。”
袁紹軍在袁熙的命令之下,迅速地進入了山谷中。
一刻鐘過後,無任何事情發生。
又過了一刻鐘,袁紹軍的前頭部隊已經可以看到山谷的出口了。
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看來,一路平安!
正在這時,突然從山谷上傳來了一陣殺喊聲:“袁熙,韓某再此已經等候多時了。快將你的頭顱獻出來吧。”
話罷,五千青龍軍藉助地勢,順山而下。
此時,袁紹軍計程車兵已經佔滿了整個山谷,正是伏擊的最佳時機。
韓浩怎麼可能輕易錯過這麼好的伏擊機會?
袁熙聽到韓浩的喊話後,大驚失色道:“竟然有伏兵?”
迅速地對著士兵下令道:“傳我命令,以最快的速度透過山谷。”
這種中伏擊的情況,任誰帶兵都是一樣,除了快速透過,別無他法。
袁熙的對應策略是對的,但袁熙不懂人的求生欲。
狹窄的山谷出口處,早已經擁擠不堪了。
此時是黑夜,不知道山上有多少伏兵,每個袁紹軍士兵都心驚膽戰的,想著快速的出谷。
若排成佇列,出谷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若擠在一起,他想出去,他也想出去,自然就慢了下來。
此時的袁紹軍就是擠在一起的這種狀態。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誰都出不去。
出不去的結果只能是亂作一團,自相殘殺。
這時,在遠方隱藏的閻柔,張繡等人,迅速的帶領著手下的青龍軍掩殺了過來,一時間,袁紹軍死傷無數。
位於前軍中的袁熙見大勢已去,只能讓親兵開路,迅速的衝出山谷。
出了山谷之後,尋一安全的地方,將散兵收攏起來。
而田豐等謀士則由幾百名士兵護送著,處在中軍的位置。
韓浩殺來之時,局面大亂,眾謀士早已被衝的暈頭轉向,不分南北。
許攸被士兵的洪流帶出了山谷,而田豐,郭圖則被困在了山谷之中。
天亮之時,袁熙清點了一下收攏的人馬,大約有四萬多人,整整少了一半。
謀士只有許攸,剩下計程車兵及謀士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此時的袁熙也不敢在繼續等下去了,只能帶領著這些人馬,先行趕到方城縣下,然後在從長計議。
而山谷內,閻柔等四位將領正因為一件事而爭得‘臉紅脖子粗’,因為他們此戰的收穫頗豐,竟然抓住了兩條大魚:袁紹的重要謀士—田豐和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