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漁陽縣的眾人商討之後,袁熙便採用了許攸的計謀。
袁紹軍便對涿郡的奮武軍發起了最猛烈地進攻。
進攻點有方城縣,良鄉縣和涿縣三個地方,故而奮武軍也將兵力分散的放在了這三座縣城。
方城縣是由張郃和張燕這對老搭檔,率領三千朱雀軍和一萬普通士兵進行防禦的。
良鄉縣則由高順和徐晃率領三千玄武軍,兩千朱雀軍和五千士兵進行防禦的。
雙方不自覺的把最主要的戰場放在了涿縣,城下有袁熙親自率領的八萬人馬,城上則是由張遼率領的剩下之人和兵馬來進行防禦的。
徐庶看著猛攻的袁紹軍,對著張遼提醒道“張帥,對方沉寂多日,突然發起這樣的猛攻,我覺得定有所圖。
只是我們暫時摸不清他們的套路,只能注意各處的防禦了。我覺得故安縣的防禦是重中之重。”
張帥,自然指的就是張遼。
畢竟只有一軍主帥才能稱之為帥。
而將軍這個稱呼,已經爛大街了。
只要是軍官,出於禮貌,都可以稱之為將軍。
張遼看著徐庶,心中有所詫異“憑這點蛛絲馬跡,竟然就能將敵方的意圖猜的八九不離十。主公身邊的這位幕僚不簡單啊。”
但張遼知道故安縣伏擊之策的重要性。
畢竟此計策暫時只有韓成,張遼兩人知道。
就連主要的參與者張揚都被矇在鼓裡。
越少的人知道,伏擊的計策施展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故而張遼看著面前攻城的袁紹軍,對著身後的徐庶等人說道
“徐軍師說的對,但此事不能著急,要謀定而後動。
待我們的探馬打探到訊息之後,我們在出動。
若我們現在動作,有可能會打草驚蛇。”
張遼的話,咋一聽確實沒啥毛病,但張遼周圍都是誰
沮授,徐庶,司馬懿。
這三人那個不是聰明絕頂,當世一等一的謀士呢
打草驚蛇四個字一出,三人的心中便若有所思。
再結合徐庶的問話,結果可想而知了。
但三人都是懂的深淺之人,便微微一笑,不在言語。
大戰進行了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之後,奮武軍中負責前方打探敵軍訊息的一個探馬來報
“張帥,有一支兩萬人的袁紹軍騎兵自漁陽縣而出,直奔南方而去,並且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渤海郡。
待進入到了渤海郡之後,兄弟們便無法打探訊息了。”
張遼深知軍事,知道探馬並沒有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