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潁川郡許昌縣,正是曹操勢力的統治中心。
在其縣城內州牧府的議事大廳中,曹操及其手下的主要人物都聚在這裡。
今天,討論的話題主要是出兵的方向。
開始時,還比較安靜,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商討。
但一刻鐘之後,大廳中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爭論聲。
曹操剛建立勢力之時,是不會發生這種現象的。
因為當時的曹操手下兵馬不到三萬,糧食不到五萬石,地盤僅僅只有兗州這一州之地。
曹操是個名副其實的‘小諸侯’,整天思考的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地盤,不讓人吞併了。
故而那時曹操手下的謀士的想法比較一致,那就是—守,然後積蓄力量,慢慢發展。
可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曹操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兵馬十幾萬,糧食幾十萬石,同時擁有著徐州,兗州,豫州三州之地的‘大諸侯’了。
故而手下的謀士們才因為出兵收服周圍的小勢力的先後順序而產生了分歧。
是而整個大廳裡的眾謀士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程昱為主,主張同意曹操的意思,立即出兵拿下無人守衛的南陽郡,然後再次出兵拿下揚州的袁術。
這一派之人乃是曹操的忠心追隨者,曹操說什麼,就是什麼。
一派是以荀彧為主,主張出兵拿下司州的李傕,郭汜等人之後,在出兵拿下無人守衛的南陽郡和揚州的袁術的等。
這一派之人,雖然也是曹操的追隨者,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忠於漢室,以‘興復漢室為己任’。
待手中有了力量之後,第一個想法便是收服漢朝曾經的都城,然後迎漢獻帝南歸。
而最後一派,勢單力薄。
僅僅只有一人,乃是郭嘉,不主張拿下無人守衛的南陽郡,也不主張拿下司州,卻主張出兵進攻幷州的上黨郡,和袁紹軍呈南北呼應之勢,剿滅韓成。
郭嘉也是忠於曹操的,但其對佔領小勢力的地盤沒有任何興趣,只對大的勢力—韓成,袁紹這樣的有興趣。
也許是因為不屑,也許是因為小勢力不重要。
郭嘉在軍事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洞察力。
雖然此時袁紹的勢力還是天下間最大的,但郭嘉並不看好袁紹。
反而認為和曹操相差不多的幷州韓成,對曹操的威脅很大。
故而,還是主張先除掉韓成。
三派之人各有理由,即使智慧超絕的曹操一時間也難以定奪。
但出兵之機又迫在眉睫。
於是乎,曹操只能採用荀攸的建議,先派曹洪,曹休等人率領三萬兵馬佔領南陽郡。
然後又派曹仁,樂進,于禁等大將率領三萬人馬,拿下司州,並讓郭嘉同行,尋找進攻上黨郡的最佳位置和地區。
郭嘉知道此種方法耽誤了戰機,但又無可奈何。
畢竟自己沒有充足的理由說服其餘之人,故而只能接受荀攸的建議。
......
當身在揚州的袁術得到曹操大軍朝著司州等地行進之時,心中即喜又憂。
喜的是曹操第一個選擇不是自己;憂的是曹操的下一個選擇肯定是自己。
到時候,自己必然是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經過再三思量,袁術覺得和死亡比起來,還是向自己的兄長袁紹低頭認錯的好。
至少自己能活著,而且不愁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