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軍的騎兵,看到朝著自己衝來的‘陷陣營’士兵,先是心頭一驚,然後大喜過望。
他們的心中同時升起一個念頭:“這些‘奮武軍’士兵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步兵對戰騎兵,不老老實實的在原地結陣防禦,竟然還敢衝鋒?
即使奮武軍中‘刀槍不入’的重步兵—玄武軍,也不敢這麼做吧?”
因為騎兵衝鋒時,除了騎兵本身的衝擊力之外,還有來自戰馬的衝擊力。
騎兵本身的重量加上戰馬的重量,還有兵器等物品的重量,這些東西合在一起,足足有四百多斤。
四百多斤的‘龐然大物’衝擊一個人,如何能擋得住?
故而‘陷陣營’這一個個衝鋒的戰士,對曹操軍的騎兵來說,就是一個個的軍功啊。
好像還是那種特別好拿的軍功。
難道‘陷陣營’士兵的腦子真的壞掉了嗎?
當兩軍相遇之時,結果便顯而易見了。
騎兵,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兵種,曹操軍的每個騎兵都是百裡挑一的結果;
然而‘陷陣營’的選拔更為殘酷,每個士兵都是千里挑一的結果。
現在的這一百士兵,竟然還是‘陷陣營’中最精銳的部分。
只見這一百‘陷陣營’計程車兵,在騎兵來到跟前之際,竟然能憑著自己的速度迅速的避開曹軍騎兵的利刃,然後高高躍起,將曹操軍的騎兵將士斬於馬下。
剛接觸的這短短的一個照面,曹操軍的騎兵便付出了八十餘人死傷的代價,而‘陷陣營’僅僅只有三四名士兵受了輕傷。
如此結果,讓曹操軍的騎兵收起了一開始的輕視之心。
勒馬,回擊。
曹操軍的騎兵調了個頭,再次朝著‘陷陣營’計程車兵衝去。
高順知道:不能在讓‘陷陣營’計程車兵們採用剛才獨自作戰的方法了。
剛才的方法只適合敵方輕敵時的第一輪廝殺。
而敵方經過第一輪廝殺之後的第二輪進攻,定會結成陣勢,防止被各個擊破。
而在陣勢面前,獨自作戰就沒什麼意義了。
即使你個人能力在高,能擋得住同時衝鋒的三名騎兵嗎?
於是乎,高順下令道:“結陣迎敵!”
以陣對陣,是攻破陣勢的最基本的方法。
‘陷陣營’計程車兵們聽到高順的命令之後,很自覺的結成陣勢,並沒有一絲慌亂的跡象。
陣勢外側是七十名手拿長長的長矛計程車兵,矛尖閃著寒光,指向曹操軍的騎兵,這些人的作用是讓曹操軍的騎兵自己‘撞’上來。
陣勢內側則是三十名手拿弓箭計程車兵,他們張弓搭箭,毫無慌張之色,這些人的作用是對著曹操軍的騎兵進行精準射擊。
幾個呼吸間,‘陷陣營’計程車兵們便從獨自作戰的‘一盤散沙’變成整裝待發的佇列,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需要平日裡無數遍的訓練和強大的紀律性,兩者缺一不可。
在這個時代,將士們能有如此強大的紀律性,和他們的主將—高順是密不可分的。
高順為人清白,不飲酒,無不良嗜好,事事以身作則,在軍中頗有威嚴。
如此優秀之人,才能帶出如此優秀之軍。
曹操軍的騎兵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在經過三十餘隻箭矢的‘洗滌’之後,朝著‘陷陣營’的陣勢飛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