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張濟聽到了報信士兵的話後,便各自留下了三千兵馬打掃陝縣城下的戰場。
然後率領著自己的大軍迅速趕回了剛開始的交戰之地。
當到達剛開始的交戰之地之時,李傕看到自己手下的兵馬並未損失太多,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在李傕的心目中,自己的這些西涼士兵,可比漢獻帝重要的多。
漢獻帝在李傕等人的手中長達三年之久,李傕覺得漢獻帝除了封官方便點,並沒有別的用處。
而這些西涼士兵就不一樣了,李傕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現在的紙迷金醉般的生活。
自己永遠是最瞭解自己的人。
李傕知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政治方面更是一塌糊塗。
自己能混到現在的這個位置,除了依靠這些西涼士兵,李傕再無所依靠。
正因為如此,李傕對這些西涼士兵比對漢獻帝都上心。
李傕見到這種結果後,心滿意得地對著自己的副將說道:“幹得不錯,一會去軍需官那裡領一百兩賞金。”
副將知道自己弄丟了漢獻帝,本來以為等李傕回來,自己必然會受到一番懲罰。
沒想到的是:懲罰沒有,卻意外的得到了一百兩賞金。
這一百兩這可是金黃金黃的黃金啊,足夠在長安買一座佔地半畝的住宅了。
待李傕說完話後,副將眉飛色舞的說道:“謝主公賞賜,屬下必為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傕聽完副將表忠心的話後,得意的仰天大笑。
張繡看到李傕如此的不明大義,心中早已忍不住了,剛想上前去和李傕說幾句,卻被自己的叔父張濟拉了一把,待看到張濟暗中搖頭的暗示,只好作罷。
李傕高興了一番之後,對著張濟和前去追趕董承而回的郭汜問道:“現在漢獻帝已經在幷州牧韓成的手中了,我們是繼續追擊?還是兵回長安啊?”
李傕之所以問出這樣的話,主要是因為楊奉等人護送漢獻帝東歸洛陽,讓李傕感覺到了欺騙,心中極度不滿,故而帶兵追之。
但韓成就不一樣了,韓成並沒有欺騙過李傕,只是率兵前來救漢獻帝。
至於目的呢,李傕覺得韓成大概和自己一樣,是為了封更大的官吧。
李傕不需要漢獻帝了,是因為李傕已經是當朝位於三公之上的大司馬了,除了皇帝,已經沒有比李傕還要大的官了。
其實,李傕的做法就像是一句古話:“自己傻叉吧,就以為全天下的人和自己一樣,都是傻叉。”
是而李傕在追不追擊韓成的問題上產生了猶豫,才對郭汜和張濟兩人發出疑問。
勇猛有餘,智謀不足的郭汜想也不想的回道:“當然要追上去了,韓成殺了我那麼多的手下士兵,怎麼能讓他一走了之呢?不報此仇,世人還以為我們西涼人打不過幷州人呢。”
郭汜最後的這句話,卻激起了李傕心中的勇敢之心。
西涼人一直壓著並走人,瞧不起幷州人。
若西涼軍隊被幷州軍隊打敗的訊息傳了出去,確實會讓西涼軍的勇猛名聲掃地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