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批百姓,我要將他們留在雁門郡。”
沮授說道:“如何行軍打仗,我可為主公出謀劃策,至於不讓百姓回去,恕屬下無能為力。不過,主公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
關於如何安撫百姓,韓成心中早有對策,聽到沮授說到無能為力,心中並沒有不滿,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出謀劃策已經幫了自己很大的忙了。不是每個人都是諸葛亮,既能領軍打仗,還能治理一方。
韓成聽到沮授的提醒,說道:“請長史教我,還有什麼重要事情沒做啊?”
沮授說道:“我們要向朝廷報告我們的功績啊,讓朝廷正式冊封主公為雁門郡太守。”
韓成心道:“這個沮授,眼光很長遠啊,對大義看的很清楚啊。”
實際在歷史上,沮授身為袁紹的謀臣,曾經勸過袁紹迎獻帝於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不知袁紹是鼠目寸光,還是想自立為帝,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導致一年後,曹操佔了便宜,迎獻帝於許昌。
韓成聽了沮授的話,接著說道:“是啊!我白白在此為朝廷抵抗少數民族,朝廷怎麼能無動於衷,沒有表示呢?太守之名,朝廷定然不會不捨得了。”
遂韓成讓一士兵,帶著自己的功績,去長安上報領賞了。
第二日,韓成將三千士兵中,身體強壯且善於騎馬者選出,補充到青龍營中;再加上那八百雁門關守軍,使青龍營的兵力擴充套件到五千之數。
剩下的不到三千多匹戰馬,除去情報營打探訊息之用,剩下的馬匹派遣一千青龍營及兩千士兵經代郡送回常山郡。
待半年之後,眾將領再訓練出一批騎兵,自己的青龍營就可以擴充到八千人了。
八千騎兵,在一馬平川的冀州大地,夠袁紹吃一壺的了。處理完軍中之事,韓成便要處理百姓的事情了。
首先是要找一個縣城做根據地了,韓成既要安撫北匈奴掠奪的百姓,又要駐紮一萬軍隊,區區雁門關可不夠。
雁門關只是一個軍事關壘,一萬大軍的駐紮都已經很不方便了,再加上兩萬多的百姓,可想而知。
在當時攻破雁門關,伏擊匈奴打糧隊時,曾經聽百姓說過平城縣令於曉的事,再加上平城縣和武州縣在安排百姓的時候,表現的不好,入了韓成的眼中。
清晨,韓成便命令情報營計程車兵去這兩縣收集惡行,打探訊息去了。
而原平縣和劇陽縣的縣令,對韓成的一系列行為大力支援,韓成內心很是喜歡。
況且這兩縣的縣令都是正直之人,要不也不會苦守縣城多年,早自謀出路了。韓成便以雁門郡太守的名義給原平縣和劇陽縣的縣令每人一封書信招降他們。
這兩縣縣令得到匈奴南下的訊息,已經報了絕望之心,沒想到冀州常山郡的韓成竟能率軍來救,內心早對韓成信服萬分,收到來信,便直接回信,表達自己的歸順之意。
韓成不費吹灰之力便收服了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