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時此刻,這些衛所軍人卻是用各種各樣複雜的眼神看向閔元直等人,而給閔元直的感覺是除了震驚,羨慕,嫉妒等若干情緒外,更多的就是畏懼。
閔元直並不感覺得意,到得此時此刻他才隱約明白,聽聞山東鎮兵一萬多人來犯,閔元啟絲毫不以為意,甚至看樣子是打算陣而後戰,直接野戰破敵。
直待聽到還有千餘騎兵也相隨而來之時,閔元啟才放棄與敵人正面一戰的打算,廣挖壕溝,造箭樓,充實所城和備倭土城的防禦,以左右構築陣地的笨辦法,縮小正面戰場的寬度,儘量是使騎兵無用武之地。
在今日之前,內心無比驕傲的閔元直還感覺元啟哥有些大題小作,就憑客兵那樣的尿性,一萬多人又能如何?
到此時此刻,他才隱隱明白過來。
以步對騎就是天生的劣勢,這種劣勢就需要用更好的辦法來拉平彌補,只是眼下雲梯關還沒有大量的火器,沒有火炮,騎兵也相當不足,這才得用挖溝的笨辦法。
部眾會齊,閔元直長吁口氣,收斂心神,內心卻是始終充滿自信:“將來必有我率千騎與敵正面相抗的那一天。”
……
待五十餘騎離開之後,城頭轟然一聲,不少人議論開來。
“騎兵都動了?”
“看來是客兵不遠了!”
“俺們這裡要加快,那客兵就是一群披著人皮的畜生,要是所城被他們打破了,咱們男的是別想活命,老人和孩子多半也活不成,婦人就得遭罪了。”
“到時候我也要拿著祖傳腰刀站在城頭,老實說我心裡也是害怕。”
“害怕抵得甚用?未必你的刀不能砍死人?人家來打咱們,又不是咱們去惹事生非,他們打過來,咱們伸頭伸脖子叫他砍?”
“說的也是。”
“還是鹽池遭了忌,引了客兵上門。”
說話的人嘆息一聲,不過也是趕緊閉了嘴巴。
這兩天不是沒有人說類似抱怨的話,雖然雲梯關的鹽池開發後,用工極多,加上農田,工地,工坊,各處用的人都很多。
所城和土城遷人這麼容易,主要原因也是人都往第三百戶那邊去了。
大量的僱傭工人,工人們賣力之餘賺的錢糧比此前多出好幾倍。
地方上有錢了,做小買賣的人便是多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這就是經濟之道,後世所謂政府投資基建,其核心還是要增加人群收入,形成一二三各產業之間的良性迴圈。
閔元啟那裡還有大量的營兵,營兵的收入比鹽池工人還要稍高一些,這些營兵領了錢糧月餉當然也要用出去。
這倒是也造成了相對的通貨膨脹,雲梯關這裡的生活水準大幅度的提升,供應渠道一下子沒有提上來,倒是使得物資供應相對不足,物價也高了一些。
若是沒有及時在第三百戶尋得提升收入的辦法,這幾個月內,不少原本生活還算過的去的人,突然有些困窘起來。
閔元啟也是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地方太小,錢糧大量發給,會使得財富過於集中,導致通貨膨脹。
解決的辦法就是加大對外貿易,更進一步工業化。
這一條暫時是做不到,雖然閔元啟是在往這一方面努力。
另一條便是擴大地盤基數,分散駐軍,分開工坊,使得更多人獲利,同時錢糧消耗的地方更加分散。
再擴大供應渠道,這種短時間內的通貨膨脹應該可以輕易解決。
但在短時間內,怨氣是難免的。
只是抱怨的人突然想起來,此前抱怨閔元啟的人沒事,這兩天卻是先後被警告,那些揚言客兵必勝,到處宣揚千戶所這裡可以投降,不必與閔元啟綁著一起死的也是有好幾個人。
這幾人,這兩天便是突然失蹤了。
好好的大活人就這麼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