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發也裝成一臉畏懼模樣,混跡在人流之中往城門處走,很快便是出了東門。
到了城外不遠處,在道路一側停著一輛大車,梁世發見左右無人便是趕緊上車,車上有車伕裝束和一些稻米貨物,他換裝之後便到車前揮鞭趕馬,大車迅速起行,往著灌南縣城方向行駛而去。
走了十餘里後已經是過了辰時,太陽昇起老高,天氣也悶熱起來。
農曆七月之時正是一年中氣候最熱的時候,梁世發和普通的車輛一樣,專門往樹蔭處趕。
這條大道是府城通往灌南的官道,夯土為基,兩側有排水溝渠和種植了樹木,和大明普通的官道一樣。
過了午時後車隊行人逐漸增多,都是四鄉八里漸漸彙集到一處,慢慢聚攏了起來。
這個時候可不是太平盛世,就算是在這等人煙稠密的地方,敲竹槓的青皮,幾個人無賴子聚集在一起就敢攔車搶錢搶物,官府現在也懶得管這些事,只要不是大股土匪,幾個人搶了東西便走,也根本無人理會。
眾人都在樹蔭下走,兩側是潺潺流淌的小河,有一些漁人拿著網駕著小船,在河面上駕船捕魚,也有一些釣魚人,三三兩兩持著竹杆在樹蔭下釣魚取樂。
這個時候也正是農閒時,兩側農田裡的農人也不多,只有少數人拿著鋤頭,在田地裡頭鋤草。
又走了一陣後,路過一個集鎮時,梁世發才看到鎮上有大股的亂哄哄的客兵。
這裡原本就駐著幾百兵,城中又來了一兩千兵,在鎮上分散駐紮下來。
算算這裡距離淮安府城大約三十多里,應該是昨天客兵出城後行軍至此處。
梁世發停了車,和普通看熱鬧的人一樣聽著人群議論。
在南側二十多里左右的鎮子上也來了一千多客兵,響午天熱,也是停下不走了。
這樣大規模的出動,不象是平時那些小股的打糧隊,就算這樣,所有議論的人臉上也是充滿憂懼之色。
這樣大規模的客兵到鎮子裡,立刻就如散兵遊勇一樣到處搶掠吃食,敲詐店家,將領也不約束,自己也到鎮上富戶家中徵辟宅邸,令富戶供奉,上行下效,那些普通的客兵又沒有人管他們死活,飯食都要自己想辦法,倒是晚上天黑之前,所有客兵都得入營點卯,算是給集鎮和附近村莊的人鬆了口氣。
但客兵軍紀不好,晚上翻營牆出來為惡的也是極多,因為是翻牆違紀而出,很多強、奸和殺人的案子,多半就是晚上翻牆出來的客兵所為,他們比白天更加獸性和野蠻兇殘,只有駐紮時間久了才會稍微收斂一些。
這些大股客兵剛至,附近的百姓在議論時已經是打算暫且搬家躲避,否則遇上晚上出來殺人搶掠的客兵,全家被殺光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梁世發臉上神色和眾人一樣,但眉宇深處也是有明顯的憤恨和鄙視。
一般的人只是害怕和憤怒,甚至還要把憤怒藏起來,一旦有什麼鄙視客兵的話說出來,沒準就會被人報上去,枷號是輕的,弄不好就會喪命。
只有梁世發在內心深處對這樣的官兵充滿鄙視,從帶兵的到當兵的都沒有個兵樣,完全就是一群打著官兵名義的土匪。
這他孃的還是從府城出來的精銳,那些雜牌到底是什麼貨色,可想而知!
這時從集鎮中奔出數匹塘馬模樣的騎兵,在眾人注視之中飛馳出鎮,也絲毫不顧忌那些在官道兩側的百姓,在眾人的雞飛狗叫和驚呼聲中,狂奔而出。
接著便是直接在官道和兩側農田裡分開,馬蹄踏過之處,農田裡立刻泥土翻飛,將大片的稻秧飛踏起來,飄浮在水中。
好在在有水的稻田裡策馬更加費時,這幾個騎兵也就是在田畝中轉彎調頭,接著又很快馳上官道,在人們複雜的眼神之中,很快就在官道上消失不見。
梁世發跟著一起低聲咒罵兩句,接著便是在烈日下繼續趕路。
這是大片的平原區域,農田接著農田,幾里光景會有一個村落,規模多半不大,從幾十戶到一百多戶左右的水平。
村子一般都建在道路一側,接著沿著道路和水渠行走,隔數里又是另外一個村落。
有五六個村落或十幾個村落之後,又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集鎮。
集鎮就是幾十間屋子或過百間房舍聚居形成,多半小生意小買賣,也有一些大的店鋪商行之類,規模和府城縣城相較就要小的多。
有一些富戶士紳之類也會住在集鎮上,偶爾有鎮子入口處也能看到牌坊,多半寫的就是舉人或進士功名。
也有一些孝子或節婦的牌坊,多半沒有家族修葺,官府修好就放著不管,已經在風雨侵襲之下破損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