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又要出名將了。”
“就是有些晚了啊。”
幾個書生內心再驕傲,看到閔元啟的這些表現之後也無話可說,甚至關磊還頗為遺憾的道:“閔副千戶可能直追當年戚帥,可惜現在這局面,就怕獨木難支……”
各人倒是未想到這一層,近來閔元啟每天都會叫人在軍營傳替朗讀邸抄塘報,給自己的軍官和士兵知道這些年發生何事。
這股風氣也是影響到了整個第三百戶和附近的百戶,連帶著最普通的旗軍和餘丁都是知曉了大勢變化。
京師被圍,皇帝被困,大明危在旦夕,這種事一想起來,便是叫人心中異常沉重。
一念及此,眾人都目露遺憾之色,確實,如果閔元啟早出現二十年,可能早就成為左良玉那樣的重將,麾下節制多名總兵,足以影響到天下大局。
不過這話若是為閔元啟所知,他也怕就是淡淡一笑就罷了。
以崇禎那性格,閔元啟要麼被用廢用殘,要麼也得和左良玉學,當一個跋扈軍閥。
要為軍閥,就得對部下一味恩結,放縱部下殘民。
不管是左良玉還是賀人龍,或是任何一個出名的將領,哪一個不是視百姓為草芥,根本不在意麾下將士如何殘害百姓。
原因也是簡單,此輩要圖存就不能不放縱將士,放縱將士,恩結將士,才能把將士私有,視朝廷為無物。
這樣才能抵抗崇禎的胡亂指揮,或是帝王隨意而起的殺心。
祖大壽,吳襄,賀人龍,左良玉,到現在的劉良佐,劉澤清,高傑,還有唐通,白廣恩,這些活到崇禎十七年前後的將領,多半就是參悟了其中道理的人精。
閔元啟要麼成為自己看不起的軍閥,要麼盡忠報國而死,在崇禎十七年前之前毫無半點機會和希望。
戚繼光的崛起可是先有胡宗憲,後有張居正,萬曆掌權後第一個清洗的就是世代忠義的戚繼光,從九邊直接流放到廣州。
俞大猷起起落落,一生淒涼。
倒是大量侵佔軍戶田畝養育家丁私兵,壯大家族實力為自己所用的李成梁,一生富貴,諸子富貴,家族綿延不斷,並且還得了寧遠伯的爵位,若不是有女真造反,李家最少能統治遼東百年,李家就是事實上的遼東王。
李成梁之後,朝廷數任遼鎮總兵都是站不穩,立不住,只有李家的人才鎮的住場子,其原因如何,不言自明。
就大明這樣的體系,閔元啟就算早生二十年,不被鳥盡弓藏就算不錯的結果了,更大的可能就是剛剛崛起就被文官陷害,武將排擠,皇帝任盡使用而磨耗光了銳氣和實力。
……
抵達軍營區後,閔元啟在校場上和所有將士一起卸甲,看著軍袍上還掛著首級的旗軍們,閔元啟揮手道:“還不趕緊脫下軍袍,洗沐之後休息?明天鎬賞全軍,殺羊宰豬,每人再發一壺酒,旗軍每人發糧兩石,隊官四石,旗隊長八石,百總二十石,以為今日勝利的獎勵。後日便恢復正常訓練,不得懈怠,否則軍法一樣難饒。不要以為打了一場勝仗便能如何,今日之敵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管是亂兵,流寇,哪一股不比這些下三濫的土匪強,若有人生出驕嬌二氣,小心鎮撫兵的軍棍!”
雖然閔元啟最後對將士們提出了警告,以免這些傢伙真的生出驕傲之心敗壞軍紀,但賜酒賜肉,休息一天,對旗軍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典。
軍中操練是相當嚴格甚至有些殘酷,雖然到目前為止未在訓練中死人,但很多人感覺這是遲早的事。
不管是拉練還是跑圈,或是器械格鬥的訓練,都是要旗軍們出盡全力,每天訓練結束都會有人受傷,旗軍們撲在床上時,連動彈手指頭的力氣都快沒有了。
但沒有人可以輕鬆,內務整理,訓練匯總,隊官以上還得參加各種小灶補習,每人都感覺苦不堪言。
對很多人來說,如果沒有軍法,薪餉收入,加上現實裡的威脅,怕是真的沒有辦法堅持下來。
說來也是奇怪,第一個月的頭十來天最為難熬,但堅持超過一個月的旗軍,又會很適應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也包括各種稀奇古怪的規定。
比如飯前洗水,排隊打飯,坐著都要挺直腰板,每個人的餐具俱要清洗乾淨,擺放整齊,包括住處的毛巾,笠帽,各種用具,怎麼擺放都有一定之規。
每個外人進入軍營之後都會為營中的整潔有序所驚,甚至很多人感覺閔元啟的種種規定過於嚴苛瑣碎,甚至是沒有必要的嚴格。
但閔元啟堅持了下來,而留下來的旗軍們也是完全的適應了。
堅持超過兩個月的旗軍,現在給一兩天假回家,已經是很難適應平民的散漫生活方式了。
這便是閔元啟想要的結果,就是要叫士兵們融入整個體系,現在看來,這個打算相當有用,成效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