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元啟淡然答道:“我軍戶困苦異常,竟日勞作,所得尚不得飽腹,結果楊世達等人硬是要分走兩成,憑什麼?此次出傳送鹽之前,我便已經下定了決心,非要破此局不可……”
王三益少年時讀過書,還是個童生,只是未曾見學。他見閔元啟神色從容,而對答也相當有條理,甚至頗有文氣,當下笑著道:“聽人說元啟每天都在讀書,果不其然。”
“只是看些兵書,王百戶見笑了。”
“嗯,有空到我官廳來,咱們喝酒細聊。”
李國鼎有些不耐煩,閔元啟做的事在他看來還是有些莽撞了,憑白惹怒了有實力的鹽梟,將來怕還是有大麻煩會接踵而來。
楊世達也不是善男信女,在河上攔不住閔元啟,已經有好幾艘其它百戶的鹽船遭殃。
“元啟你還是儘早解決和楊世達的事。”李國鼎性格直爽,毫不客氣的道:“莫要自己痛快了,卻連累了其它人。”
“我會的。”閔元啟很沉穩的點一點頭,說道:“此事由我惹出來,自然是由我來解決。”
王三益和李國鼎點點頭,兩人和閔元啟叉手一禮,轉身而走。
……
閔元啟心中隱隱有怒意,楊世達這等人,絕不會善罷甘休,但現在想要將這鹽梟連根剷除還是太過困難,現在這階段,還是得忍……
自己雖然武力過人,但一人持刀與眾多敵人對陣,以一敵一必勝就算高手,以一敵二就是少見的豪傑,以一敵三,敵五,殺傷敵人而自己無事,那就是千中無一的大將。
能披堅執銳,在萬軍從中殺入殺出,被大量敵人圍困,能閃出空檔,不斷殺傷敵人自己卻安然無事的,無一不是大軍中的第一人,這種蓋世猛將是難得的先鋒人選,古代戰爭,主持大局,率主力擺陣的是主將,能率部如尖刀一般衝入敵陣,暴烈兇殘,無人能當其正面的,這種猛將,古來便有稱呼,為萬人敵。
項羽,三國的諸多猛將,一戰射出千箭,以一人挽回敗局的宋之猛將王舜臣,大明的開國猛將,萬人敵常遇春,這一類猛將可能沒有什麼謀略,但其勇往直前的銳氣,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抓住敵人的薄弱處,勇猛突擊,這都是難得的天賦。不僅要勇,還得有嗅覺和準確的判斷,如常遇春,可謂明初奇男子,每戰必前,而每戰必勝。有很多仗別人打未必能贏,常遇春往往率部一衝,仗便是打贏了。
以閔元啟現在的水準,能以一敵十自保無事,但要以一敵數十人,過百人,根本便是不可能的事。
閔元啟要的是一支信的過的精銳心腹,拱衛在自己身側,與自己一併奮戰。
如漢末的白馬義從,陷陣營,白耳營等諸多精銳一樣。
當然了,這些想法,暫時還只是想法罷了。
……
“見過千戶大人。”
閔乾德的官廳之中,千戶李可誠也是在。
兩人似乎在爭執什麼事,見到閔元啟進來,李可誠便是面露不悅之色,指著閔元啟道:“閔試百戶,你真是太莽撞了,居然好好的去得罪那楊世達!現在好了,連我的鹽船也被他們扣了,好說歹說,加了一成銀才過關,這真是無妄之災!”
閔乾德皺眉道:“楊世達一夥收的銀,毫無根據,這幾年來咱們雲梯關不知道叫他收了多少銀子去,早就該有人出頭了。”
李可誠冷笑道:“閔千戶說的漂亮,那好,以後各百戶鹽船若被加銀,由閔千戶或閔試百戶來賠補,這樣如何?”
“可以。”閔元啟搶在閔乾德之前答話,拱手道:“此事因我而起,當然是由我負責,一會便叫人將一成銀送到千戶大人府邸。”
閔乾德面色微變,閔元啟是一個百戶煎鹽,所得還不算多,李可誠可是好多個百戶出人出力替他煎鹽,份量是閔元啟的十多倍,多出一成銀也是好幾十兩了,以閔元啟現在的家底,出這銀子實在有些困難。
李可誠這才勉強點頭,冷眼看了看眼前閔家叔侄,轉身離開。
閔元啟若有所思,這李可誠身形胖大肥碩,身上穿著武官官袍,胸口繡著熊羆補服,頭戴黑色短翅烏紗,腰纏銀鈒腰帶,腳踏官靴,雖是武官卻並沒有佩帶刀劍,若非是補服短翅,看起來倒象是個進士出身的文官,從其風傳和眼前所見來看,這人確實是個沒甚追求,也沒有能力,只顧享樂和賺錢的平庸之輩。
這樣的武官才是大明衛所官的常態,也難怪在明亡之時,還有百萬以上的衛所軍,卻是毫無用處,同樣的設定和同樣的官職,明初時衛所軍能遠征到外東北和雲貴,掃蕩一切強敵,到明末之時,卻只是一群連流寇土匪也打不過的廢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