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訊息了嗎?”柳銘跟費熊走向馬車問道。
“還……還沒。”費熊略顯慚愧道。
“沒事,這批人帶著歲貢走不遠,方圓百里隱蔽的地方,知會各個盤口的官兵全都嚴密排查。”
“是,少爺,事情這麼大嘛,還要來見陛下。”
“恩,這兩天發生事情比較多,唐門、花樓、江幫、花姬、我們萬通商會、朝廷掌律司、南蜀歲貢還有一些未發現大小勢力牽涉其中,估計這江湖乃至這天下又不太平了。”柳銘感嘆道。
“這……”費熊不禁略顯擔憂。
“沒啥好擔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天不塌下來都好說,費熊。”
“屬下在。”
“今後讓會里的兄弟都提高警惕,還有知會各州分會涉及銅、鐵、木材、糧食、馬料等軍需品貿易的一律扣半成存至各個分會的秘密據點內,在北魏、南蜀、西月戍的分會也是如此,切忌引人注意。讓他們每隔一個月個月就把物資秘密運回大乾據點內。另外命人查清花姬的具體行蹤,等下你再命人通知那胖子柯堂去撫城,用盡一切辦法查出花姬父親虞順的下落,我敢肯定虞順沒有死。花姬來京城的首要目的肯定不是報仇,不然昨夜聞中亭聞侍郎肯定不可能睡的那麼舒服。”柳銘一邊上著馬車一邊對費熊說道。
“是,少爺接下來我們是回府還是去哪?”費熊詢問道。
“說來衛冬回京已有大半個月了吧?”柳銘沒有回答,而是自顧自問道。
“是的少爺,衛將軍回府至今剛好二十天整。”費熊拉著韁繩回頭回答。
“走,去衛將軍府。”說起衛冬不由的讓柳銘想起兒時的時光。
自太祖皇帝起柳家和衛家便是關係莫逆的世交,柳家經商富甲天下,衛家從軍一直是護衛大乾安寧的中流砥柱。如果說大乾沒了衛家和柳家便是沒了左膀右臂,相比柳家而言,衛家則是掣肘太多。畢竟為國效力,身為官身,總有太多太多不得已而為之,官場亦如戰場,伴君如伴虎,時時刻刻都如履薄冰。
衛家武功之治,是靠著衛家一代代用命打出來的,是靠著陌刀衛一次次衝鋒陷陣殺出來的威名。
陌刀衛:陌刀,長刀也,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力士持之,以腰力旋轉而斬擋者皆為齏粉……陌刀衛的來源是衛家第一代開國大將也就是衛冬的老祖,在十三國並爭之時,為對付當時北方草原鐵騎衛冬祖爺爺特創此刀,又稱斬 馬刀,那時候諸國分散還不叫北魏。專門挑選健壯力士組成陌刀軍,上可騎兵對沖,下可步兵退敵。幾場大戰打的草原鐵騎連連敗退,打破了草原騎兵不敗的神話。一時之間陌刀軍威震四野,在開國前立下赫赫戰功,為大乾帝國打下了厚厚的基礎。
立國之後,衛冬祖爺爺深知陌刀軍功勞太高便上奏,請求解散陌刀軍,亂其編制。當時乾帝欣然應允,不僅打消了顧慮,更是賞識衛冬祖爺爺,特地允許衛家在陌刀軍中挑選百人留一個衛的陌刀衛編制為私兵,以享榮光。因此陌刀衛傳承至今,雖僅有百人,但是戰力卻是強的可怕。
現至如今雖然人數減少只有區區百人,但是陌刀衛更甚往昔,成為戰場上的一支利箭,加入的條件更是嚴苛,不但需要要體格健碩氣力超乎常人,修為也需要八門境以上的才夠資格。
曾有人評價道:陌刀百人騎,破陣萬軍中,斬敵千軍馬。陌刀百人衛,可守一方城。
……
“將軍,茶泡好了,喝點茶歇歇吧。”一老人對庭院中練武的青年說道。
“哎,好,來了。”
走進一看來人氣宇軒昂,劍眉傲然,形貌瀟灑,風姿雋爽。雖然看上去很年輕二十三四歲的樣子,可是眉宇間多了一份堅毅,整個人更是多了一份年紀不該有的鐵血殺伐之氣,顯然常年軍旅生活才能養成的氣質,可不正是擁兵二十萬的鎮西將軍衛常之子衛冬嘛。
“咕隆,咕隆”一杯水就這麼喝完了。
“將軍您慢點,別喝太急了。”老人和藹的笑道。
“沒事,渴了。葉叔,今天又有什麼訊息嗎?”鎮西將軍衛冬,抬頭問道。
老人微微一笑道:“少爺,今天的事可不小哦,昨晚花姬大鬧柳府……今天……”
被叫做葉叔的老人把昨晚和今天的大小事都講了一遍給衛冬聽。
衛冬大概聽了點了點頭起身道:“嗯~我去書房看看詳細訊息,這兩天可著實發生了不少事,這天下恐怕太平不久了。”
“將軍,那我們何時啟程去西陲邊關?”葉叔問著衛冬。
衛冬一聲嘆息道:“六歲隨葉叔您習武,專攻武略兵法二十有四。跟隨父親,盡忠報國,未曾辱命,禦敵之戰大小近百餘次,勝多敗少。誰曾想朝中有人非議,害怕我父親擁兵自重。乾帝為堵悠悠眾口,調我回京述職,以待後命。那些庸人豈知,我衛家秉承祖志,世代忠義,戰死沙場衛家子弟不計其數。若沒我衛家二郎的鮮血,那些庸臣哪有機會錦衣玉食,在這指點江山,讓人寒心。他們哪知只要大乾還在,君王所指,便是我衛家刀鋒所向之處。”
“少爺您也消消氣,不用憤懣,不用理會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玩意,老爺說了,只要乾帝知曉我衛家之忠義,便心滿意足了。”葉叔安慰道。
衛冬點了點頭道:“我也就發發牢騷,臨行前父親告訴我,回京之後,只管在家潛心看看書、練練武、喝喝茶就好,不要多語節外生枝,到時候朝中自會沒有什麼話說了。”
葉叔笑著說道:“少爺記得就好,那少爺你先去書房坐會吧。”
“恩,好,那我先去了。”
衛冬在書房正認真地看著今天送來的最新線報,看到了邊上今天清晨言木從柳府那裡順來的春波亭雨前極品碧螺春美名其曰:“幫我帶給衛叔,問聲好!”看著那瓷器邊上還有著柳府的標誌,不經的笑了笑。倒是言木的急匆匆離開,讓衛冬不免有些疑惑還有點擔憂,什麼樣的事要如此急匆匆的。
要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慢慢的衛冬不由想起了父親曾經給他講過,一段故事,當時事發的時候自己在邊關,雖有所耳聞,但由於事情發生在京城,只有少數高官以及參與其中的才知道具體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