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最大額度的避稅。”
最後,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後,確定作家們領取救助的標準是收入低於220美元。
不過,對於已經有訂閱,但不足220美元的作家而言,其發放救助的機構,就變成了高盛旗下的一個慈善基金了。
而網站旗下的慈善基金,將會以“慈善互助”的名義,將這部分金額捐贈給對方。
什麼,你說這樣涉嫌逃稅,irs會查?
不提這筆金額本身就很不顯眼,受助人群基本符合受救助人口的標準。
單說全美慈善機構大部分都是這樣玩的。
要知道,卡內基慈善基金會和洛克菲勒慈善基金會,還經常“慈善互助”呢!
......
在布朗克斯區,一間條件十分惡劣的公寓內。
有兩個年輕作家,正拿著拿著筆,在稿紙上奮筆疾書。
電腦前還坐著一個人,努力的敲擊著鍵盤。
而有一個人只是坐在沙發上,選擇冷冷旁觀。
他們四人,全部都是看了一些暢銷書後,便萌發“我上我也行”念頭。
然後,便從家鄉來到紐約的文學追夢者。
他們白天打工,晚上進行文學創作。
雖然條件十分艱苦,但還是樂此不疲。
可當夢想照進現實,一次次的退稿通知幾乎讓這些人絕望起來。
終於有一天,他們聽說有個網站上能發表作品,並且有機會出版實體書。
這簡直讓他們欣喜若狂!
他們猶如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用身上除房租外,幾乎所有錢湊在一起,去買了臺十分昂貴的電腦。
接著,他們就滿懷期待的將作品發表了上去。
可是,他們發表在網站上的作品卻收入微薄。
這讓四人中的戴爾,選擇了放棄。
“反正都是受窮,何必要透過網站呢?”戴爾如是說,“我還是投稿出版社吧。”
也不知道是戴爾的水平真的提高了很多,還是出版社的編輯眼瞎了。
他的作品居然過稿,變成實體書,可以在Amazon上進行出售。
“我給你說,那個網站沒前途的。”戴爾拿著作家紀念版的實體書,笑著對夥伴們說著。
可不同的途徑,同樣的撲街。
&nazon上,僅僅售賣出一本。
其分成版稅是...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