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曲墨封的講解,佛、道兩教各有神仙菩薩數千名,當然核心能打的也就各幾百個而已——
道教神仙中排第一位的,乃是元始天尊,也即盤古——葛洪《枕中書》裡就說:“昔二儀未分,溟涬鴻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原始天王,遊乎其中。”第二位是太上老君,也即老子——寇謙之的北派天師道即說老子是“飛仙之主”。
這年月還並沒有一氣化三清的說法,靈寶道君、道德天尊之類才剛編造出來,還沒能擠進最高層的圈子裡去。當時道教最大的三個流派就是上清派、天師道和靈寶派,其中天師道如前所述,獨尊老子;靈寶派則尊奉原始天尊和太上“道”君。至於魏文成初修的上清派,根據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的表述,第一為原始天尊,第二為玄黃大道君,第三為太極金闕帝君,第四才是太上老君……一直要到唐朝皇室亂認祖宗,老子才能穩穩地佔據了第一把金交椅。
而根據此方假世界的設定,第一原始,第二太上,第三玉帝——也就是所謂的“太極金闕帝君”,或者叫“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在道教這個神仙體系當中,玉帝並非真正的天上君王,而只是行政部門主管……勉強算政府總理吧。據說那些真正的頭頭腦腦只管自家修行,基本上不會出來礙事,虛無魔主一脈主要對付的,就是玉帝和他手下那些天兵天將。
——比方說那幾位曾經追殺過路易的丁甲神。
佛教方面就更加複雜,比方說北魏的菩提流支所譯《佛說佛名經》中就開列了一萬一千九十三尊佛——估計比歷年來從各個三維世界飛昇超三維的仙人數量都多……假世界系統也無從取捨,最終只得按照後世的理論,單列三世五佛。三世有橫三世,即東方藥師佛、中央如來佛(釋迦摩尼)和西方阿彌陀佛;還有縱三世,即過去定光佛(燃燈佛)、現在如來佛和未來彌勒佛。
五佛之下即為眾多菩薩,什麼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虛空藏、大勢至,等等,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羅漢群體。
據曲墨封介紹,虛空魔主一人就可以捏掉原始加太上,或者任一三世佛的組合,至於他們四大弟子,單挑一兩名菩薩,或者玉帝以下兩三名天將是沒有問題的——上回是一氣來了四個,而且恐怕後面還有援兵,路易才只得落荒而走。四大弟子之下,虛空魔主還有徒孫、黨羽百餘人——當然包括魏文成啦。曲墨封說文成你單獨對上一名羅漢,或者一名丁甲神,應該不落下風,但魔主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夠儘快更上一層樓,水平即便不能與四大弟子並駕齊驅,也別落得太遠嘍。
魏文成連連點頭,隨即拍胸脯大表忠心,但他心裡卻在想:就算真跟你說的一樣,魔主和四大弟子再能打,終究還是人單力孤啊,上百人要打對方各自數千的陣營,我可實在看不出什麼曙光來……
可是既上賊船,也只得暫且蟄伏下來,只希望可以儘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即將到來的大決戰中,起碼打不過可以逃得過吧……急忙就修行上的問題向曲墨封請教。誰想曲墨封卻笑一笑,勸他也不必太著急——“且待來日,引汝去見此世之假。”
魏文成就奇怪啊,我知道這世界八成不真,可是要怎樣才能看出它的假來呢?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紅日初生,曲墨封卻恰好得著魔主的召喚,要離開一陣子,就命蔡知的一名弟子名叫簡禱的引領魏文成去“見此世之假”。
這個簡禱沒有蓄髮梳髻,而是留著小平頭,魏文成一問,果然從前也是修佛的,據說還做過什麼大寺的監寺——庫房總管。這人身量不高,面相兇惡,眼神尤其陰戾,總是眯著,散射著不耐煩的寒光……不過也有可能只是因為近視罷了……
魏文成問他什麼叫“此世之假”,簡禱卻不肯當面作答,只說見到自知。當下引領著魏文成離開島嶼,就貼著海面一路向東方飛行,不過十幾裡地,須臾即至,然後伸手一指:“汝可去來。”
魏文成朝前面一望,就見海天無際,而在交界之處,隱隱地顯露出一片濃霧來,估計又是一座島嶼——先前所居之島,經過魏文成的觀察也大致明白了,估計島上有火山,常年散發熱汽,所以才霧氣蒸騰,前面那座島嶼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難道說,在那座島上存在著什麼奇特的事物麼?魏文成好奇心起,當即加快速度,超前一躥,誰想到還沒登上那座島嶼呢,突然間就撞上了虛空中一道無形的屏障……
魏文成大吃一驚,就聽身後簡禱笑道:“此世似無極而實有盡,屏障之外盡為虛影。”
魏文成心說不會吧?繼續往前不應該還有座島嶼麼?再往東飛不應該是美洲大陸麼?身後簡禱的聲音越來越近,估計是跟上來了——“吾曾發願西行,入天竺以取佛經,孰料歷盡艱辛才至薄羅——在於闐以西兩千裡外——便觸無形之障。以此而知此世虛假,遂入魔主座下。”
魏文成瞠目結舌,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為好——對於這世界的虛假,他本是有所心理準備的,但沒想到竟然連個地球都沒造全,僅僅是中國和其周邊地區……當下緊盯著面前的“虛影”,腦海中一片空白,一直到簡禱驚撥出聲,他才勉強反應過來。
那麼簡禱驚呼什麼呢?原來毫無徵兆的,魏文成腳下的大海突然間翻湧起來,隨即波開浪裂,探出一具碩大的頭顱來,巨口一張,便將魏文成徹底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