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終年、甚至世代鎮守在這雁門的幷州軍來說,顯然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
因而如張世傑之前所預料到的一樣,伴隨著眾將到來,張世傑將其中詳細道明。當即便有暴脾氣的屬將站了出來,出言質問道。
“是啊,將軍,就這麼把關隘讓出去,如何對得起那些戰死在雁門的將士,又如何面對我幷州的父老鄉親那!”
顯然,持反對意見的不止一人。因而伴隨著那位暴脾氣開了口,旋即便又站出來一劍眉星目之人,希望自家上官能夠收回成命。
而這位劍眉星目之人開口,如同被開了閘的江水一樣,一位位到場的雁門關將領也紛紛開口。所表達的意思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張世傑能慎重考慮一下,收回成命。
“……夠了!你們以為本將願意將雁門就這麼拱手相讓嗎?”而面對群情激奮的雁門眾將,張世傑只用一句話,便讓其等如鯁在喉:“這是朝廷的意思!”
如其所言,這是朝廷的意思。
因而實際在此事上,不管是雁門還是張世傑,都沒有反對的權利。
沒見這此來傳達朝廷旨意的,除了朝廷的天使,和用來和匈奴對接的大行司的人之外,還有百騎以及神武衛的人在。
他這邊只要是敢抗旨不遵,那邊就敢將其直接拿下。
到時候,這雁門關該讓還是要讓。
然一旦要是他們這些將領因此事被拿下了,丟官罷職還是其次。
最關鍵的是,萬一要是匈奴不守承諾。佔了雁門關之後並未依照約定,側擊幽州。而是選擇大舉南下,劫掠幷州的話。
什麼做不了的他們,才是對幷州最大的負責任。
當然,雁門關這邊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暴力抗旨。先下手為強,將朝廷的來人給宰了,然後舉旗。
然雁門關之中存糧,卻直接從源頭,掐死了雁門眾將的念頭。
不過才只能支撐一月的糧草,都不用朝廷動手,一個月之後,這雁門便會土崩瓦解。
因而這一位位雁門將領心中就算是有萬般不願,也只能強行接受這個事實。
當然,接受歸接受。
不滿依舊不滿。
甚至因此,一道深深的裂痕,也隨之出現在雁門眾將和朝廷之間。
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麼下一步就是執行。
幷州的軍隊,本就是天下精銳。令行禁止,對其等而言只不過是基礎。
因此也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十數萬大軍便已完全集結,而後於約定好的日子之前,便在張世傑等雁門眾將將的帶領下全部撤出了雁門。
只留少數人馬,以及負責和匈奴一方接洽的大行司方面的人。
而眼見大周這邊依照約定完成了部署,匈奴這邊,也開始按照之前所商議好的開始行動了起來。
當天便派出一支精銳,偽裝成商隊入關。
而後在匈奴的先頭部隊趕到之後,於午夜時分,伴隨著火光一起,直接上演了一出理應外合的戲。
不過片刻之間,便如同兒戲一般,輕而易舉的便奪下了這位列天下十大雄關之一,以往哪怕是數十萬匈奴頭破血流都沒能被攻破的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