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心情難免激動的開啟電腦,檢視起垃圾場給出的資料。
這一看,頓時驚訝得合不攏嘴。
這…這……
處理塑膠垃圾的成本也太低了吧!
因為裝置規模的不同,每噸大概是200~300之間。
這個費用可以和燃料費省下來的費用相抵扣,三代塑膠的成本竟然一噸能節省至少5000塊。
簡直暴利啊!
可是處理塑膠垃圾的成本怎麼可能這麼低?
唐言把垃圾場給出的報告,仔仔細細的看一遍,這才明白過來。
垃圾場給出的成本,算的只是燃料費和人工費,所以成本很低。
但還有收集塑膠垃圾和掩埋焚燒物的費用沒算。
掩埋焚燒物不用擔心費用多,因為三代塑膠燃燒的更充分,基本留不下來什麼,剩下的都是裡面摻雜的顏料或者是鑲嵌的東西而已。掩埋的成本肯定比原本塑膠要低。
唐言需要擔心的,也僅僅是收集的成本。
雖然現在的塑膠垃圾也會被收集起來,統一管理。
但垃圾場的數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塑膠垃圾都會被焚燒的。
而三代塑膠垃圾如果不焚燒的話,和現在的塑膠垃圾對環境的傷害沒有什麼區別。
一般情況下,塑膠垃圾都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垃圾場沒能力都焚燒。
如果說新建垃圾場的話,那成本就大了去了。
現階段更靠譜的方法,是用人工或者機器把塑膠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然後再把三代塑膠垃圾焚燒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問題,估計會佔大頭。
那就是現階段的普通塑膠雖然回收機率極低,但還是有部分可以回收利用。
可三代塑膠完全無法回收,只能焚燒銷燬,這又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收集資料了。
唐言在垃圾場發來的資料包告中,找到聯絡人的電話,給對方打了個電話,詢問負責垃圾分類的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和工資,還有傳送帶的電費等等。
根據對方的資料,大概可以算出來分類每噸塑膠的成本在300左右。
唐言鬆了一口氣,成本不高,還能創造工作崗位,不是個問題。
接下來就是普通塑膠回收利用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