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笑道:“你看看,這些話我就覺得挺有道理的。”
老楊頭問李沫儒:“臭小子,你願意跟我學武功嗎?”
李沫儒故作沉思的樣子,“讓我想想啊,嗯——願不願意呢?”
老楊頭嘭又是一個板栗,“嘿,給你臉了是吧。”
李沫儒抱著頭呻吟道:“我錯了還不行嗎?我這不是想著的矜持一點,要欲拒還迎嗎,您就不能讓我裝一裝嗎?真的是,啊!好疼。”
老楊頭摸了摸自己花白的鬍子,笑道:“還跟我裝,我活了這麼大歲數了,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比你能裝的人多了去了,就你這點道行,也敢班門弄斧?”
李沫儒撇撇嘴,沒再說話,他自然是很想跟老楊頭學功夫的,那天見老楊頭揮舞著那麼重的鐵錘還似若無物,他就知道老楊頭要麼就是個神仙,要麼就是會武功。
老楊頭自從遇見李沫儒之後,彷彿心中一個心結一下就被開啟了,他沉寂了十年的想法又重新湧動了起來,李沫儒讓他從絕望中又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戰勝自己,戰勝那個人的希望。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被那人打敗時的場景,那是的他也算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後來,不知從哪兒就出來這麼個人,劍如流雲,撲所迷離,自己的拳法和劍法完全不是那個人的對手。
而且交手中自己的佩劍還被那人砍斷。
從哪以後,他就一邊練功一邊開始研習鑄劍之法,發誓要鑄出世間最好的劍,後來輾轉多年,自己再沒遇到那個人,每次都是聽到那個人的音訊之後就趕過去,可是每次都不是出手的時候。
一直到現在他都沒能和那人交第二次手,他不甘心,但是他又無可奈何,以至於在這古鎮開起了鐵匠鋪,每日扇扇風睡睡覺。
心已死的人,是根本不會在乎什麼時候死亡會來臨的,因為他們早已經死過了。
可是見到李沫儒那天,彷彿上天將一絲陽光照進了他陰森的墓穴,竟然有人能看到那把劍,那麼也就意味著李沫儒有機會獲得那把劍。
那麼對於他來說,機會就來了,自己當年沒做到的事,現在可以換個方式去試一試,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他看著一旁的李沫儒,無憂無慮地抱著頭,他臉上也漸漸浮現出笑容。
老楊頭對李沫儒說,傻小子,你知道練武第一步是什麼嗎?你看了那麼多神鬼啊,大俠的小說,應該或多或少會了解一點吧。
李沫儒連忙站起來自信滿滿地樣子,這些方面他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他答道:“首先最重要的是氣,氣是提供自身武功最重要的東西,就像燒火一樣,要源源不斷地添柴,爐火才能旺盛。”
老楊頭點了點頭,露出比較滿意的目光,“看來那些寫這些書的人也不全然是呆子,還有有那麼幾個有點見識的。”
老楊頭告訴李沫儒,練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口先天氣,氣的長短決定了你出拳的力量和出拳的時間,氣不足,則拳無力,就像一個鼓起來的球,氣不足,就綿軟,毫無抵抗力。
而練武之人不僅要學會蓄氣,還要學會行氣。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所以才會有李沫儒書裡面看到的那些走火入魔啊的事情發生,他們就是在練功的過程中沒有學會順勢而行,逆勢也不是不行。
老楊頭告訴李沫儒,不要輕易逆勢,就像人的體內的血一樣,順著同,逆著堵,則淤結,就會筋脈堵塞,爆體而亡。
除非是那些武功特別高強的人,可以逆行全身筋脈,強行逆轉周天,但是那樣得要非常深厚的內力才能達到,至少老楊頭自己還做不到,所以他勸李沫儒也不要輕易嘗試。
李沫儒說:“我又不傻,您老的功力都還不夠,更何況我呢,我又不想死。”
李沫儒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湊到老楊頭身邊問道:“師傅,您老人家在江湖有名號嗎?有排名嗎?”
老楊頭瞥了他一眼,笑道:“名號嘛道士沒有,至於排名嘛,勉強算得上是天下第二吧。”
“那天下第一呢?”
“我都稱自己是天下第二了,你怎麼還不會說話啊?”
李沫儒笑道:“明白了,弟子這下徹底明白了,師傅都天下第二了,還有什麼天下第一。”
捧完臭腳之後,李沫儒又一臉不屑的表情,生怕老楊頭看不出他臉上寫著的滿滿的的嫌棄。
老楊頭見他這模樣,實在忍不住又給了他一板慄。“讓你皮。”
老楊頭接著和李沫儒說一些氣運周身,下沉丹田,蓄勢待發的言語。
他告訴李沫儒要是將來真的出了古鎮,江湖上千萬不要聽那些人吹噓自己的名號和排名,只有無能的人才需要這些虛偽的噱頭來嚇唬別人。
而真正的高手通常都是不在乎這個的,李沫儒覺得老楊頭這話雖然有道理,但是自己已經給自己想好了外號,就叫白衣劍仙,聽起來十分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