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齋行記 > 第一卷 孤雲出岫 第四十章 水落石出(二)

第一卷 孤雲出岫 第四十章 水落石出(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反派立志要洗白 修仙:我老婆居然是女帝 狼煙風雲記 最強無敵大掌門 混血 天庭萬事通 我親愛的總裁大人 我的武道小號 白月集 後會無期 大清鬼道士 超級複製系統 熱血青春萬歲 大唐小道士 盛世帝武 西徑明月刀 萬劍歸宗! 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癮 兄弟一起走黑巖 無敗符尊

兩樣物事皆是那日崇玄觀松鶴老真人所賜。

其中白花奇異,瑩瑩玉色、異香悠長,竹筒嫩綠,巴掌見方的竹壁上刻有一隻靈動白鶴,引頸高歌、奮翅雲霄,顯然都不是凡物。

各有妙用。

原來自那一日出了斜月谷,正是崇玄觀松鶴、俗名趙師的老真人在見到谷內如閻羅煉獄般的可怖慘狀後,就獨自一人上山去了。

斜月谷本是南嶺苗山天然相勝的一處絕地,群山圍繞、藏陷中腹。四下看去,谷內怪石嶙峋,環抱群山巍峨、奇險高絕,唯獨東面山勢驟然下落,一條屈曲蜿蜒的山路隱藏在茂密的叢林中,若非親臨此地,絕難發現。

道人身穿一襲月白道袍,木釵束髮,背後一柄古樸的松紋劍斜插在鞘中,腳步從容,手捻一縷長鬚緩緩登山東去。

若有人登高臨頂,從稍顯平緩的東面群山坡頂眺望,極盡目力仔細俯查,就會看到繁密的灌木叢林中藏有一排排形制大同小異的苗寨,東一處、西一處,分立四方。

其中一處,所立雲閣明顯高出其他寨子不少,大有坐鎮中樞之意。

想必那裡就是南嶺十萬大山中那處神神秘秘的五仙教宗門之所在。

道人順著那條蜿蜒山路緩步而行,神色絲毫不顯意外,看來對於群山地勢已是瞭然於胸。

苗山在南嶺綿延的十萬大山中並不出奇,之所以現在常被人提及不過是有了個出落的名頭而已,簡單的說就是有人群居於此。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南嶺一帶鮮有人出沒,其內山勢險峻不說,還常伴有毒蛇猛獸、雲煙毒障,非常不適宜居住。

那時的山間土著人口稀少,只靠打些山勢外圍的山跳野雞臨桑河而居,至於到後來為何有了這五仙教,還得從那處斜月谷說起。

據苗寨歷代口口相傳,那山谷本是一處藏在群山中的空陷之地。只是每當季雨時節,那處地方就會無緣無故騰起雲煙,並伴有奇怪的嘶吼聲,人人道是那裡有什麼可怕的猛獸出沒,哪裡還敢靠近。

不過卻說有一日,一支由黑苗領頭的幾人小隊入山打獵,被一隻山跳所引誤入群山深處,幾人不辯方向各自走散,待得回來時就只剩下一人。

那人害病幾日,大病初癒後便糾集眾人,講述了一段故事來。

話說那日他帶人入山打獵,眾人被山跳所引入深山中各自走散後,他一路追隨那山跳而去,冥冥之中走到了一處空陷的山谷之中。那谷中怪石嶙峋,大大小小的山石形態各異、待他入得谷內,那山跳早已不知所蹤,正想回轉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出去,兜兜轉轉半天過後,谷內已是漸漸下起雨來。

雨勢來的兇猛,下了半日仍不見有停下的跡象,眼見天色漸晚,大雨休歇之際,已是月正當中的子時。正當他昏昏沉沉,不知所以,谷內另一頭突然傳來了一聲聲低沉的嘶吼聲,尋聲望去,只見白霧繚繞的谷內山石中突兀現出了兩隻巨大的紅色燈籠,還不等如何細看,一直巨大的頭顱顯現出來。待得雲煙散去,睜眼一瞧,看的分明,一隻粗如合抱之木的巨大赤練蛇盤踞一頭,正吞雲吐霧、對月化形。

他哪裡見過此等陣勢,當場就給嚇得昏死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當他悠悠醒轉之時,一輪新月如勾,照在一側山石上,谷內青光皎潔,那條大蛇早已不知去向,哪裡還有半個影子。

而在那先前赤蛇盤踞之地,月華籠罩的山石旁,則憑空的多出了一本小冊子,安安靜靜的躺在那。

當他顫顫巍巍過去拾起那本小冊子的時候,腦海中無緣無故浮現出一段記憶來。

原來那赤練蛇自稱已化形登天而去,特意留下這本可馭蟲驅蛇的小冊子來助他們在此開山僻路、繁衍生存,以證功德。

再後來,這山就成了苗山,也成了五仙教的發源之地,那處山谷就成了五仙教的禁地,用以祭祀的五毒神君的禁地。

而那本小冊子則一直流傳至今,經過歷代五仙教後人推演,也就當之無愧成了五仙教的不傳之秘,《百蠱真經》。

道人微微一笑,對這些所謂的傳聞嗤之以鼻。

如此以訛傳訛的荒誕見聞不過是五仙教那幫餘孽用以震懾愚人的手段而已,目的無非是讓外人對苗山心生恐懼,不敢輕易涉足深入罷了。

走了大約一個時辰,前方山路驀然開闊,一扇磊石而建的山門出現在眼前。

崇玄觀的老真人緩步拾級而上,山門後面別有洞天。

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生機盎然,哪裡是先前斜月谷中萬物枯寂,雜草叢生、百毒竟食的慘烈模樣。

細細看去,青山綠水穿寨而過,古板小徑曲巷通幽,一排排灰黑瓦頂的吊腳小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處古木參天,層層梯田繞山而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