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科幻靈異 > 雍正皇帝——九王奪嫡 > 第四十九回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

第四十九回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快穿大佬狠又颯 龍崽 無聊四人組 收割黎明 快穿之渣女要寵夫 高能預警:劇情人物黑化中 星河萬族 美漫的偵探事務所 我的肉真不好吃 末日獵魔師 銀河女帝傳說 宿主想找我談戀愛 我是末世狩獵者 快穿之反派和女配天生一對 全球遊戲:我能無限抽卡 我不可能會錄這種自述 全球創世:開局打造量子洪荒 快穿大佬撒糖九十九式 從九叔殭屍世界開始 她是S級哨兵們的白月光聖女

康熙在“千叟宴”上驟然犯病的訊息封鎖了六天。紙裡終究包不住火,第七天頭終於由上書房和太醫院聯名發出勘合,佈告中外“聖躬違和”。於是十八行省督撫藩臬各衙門長吏的請安摺子雪片似地遞向北京。儘管摺子裡用盡了好詞兒,都說自己要“克終厥職以慰聖廑”,相信皇帝“但頤養節勞,必能早占勿藥”,但從北京暗地傳來的訊息,康熙皇帝已是“痊好無望”,人人心裡都在盤算著自己日後的去路,巴望著皇帝早定國事,將皇儲指明,免去自己憂思徘徊之勞。十四阿哥更急得像鎖在柱子上的猴兒,抓耳撓腮地沒個理會處。想獨身進京,又怕丟了兵權,留在軍中,又怕胤禩在京做手腳,人死了來個秘不發喪。因此,從肅州到北京的黃土驛道上,每隔四個時辰就有大將軍王的流星報馬往來於京都大營之間。北京萬一有事,遠在三千里之外的胤不出四天就能瞭如指掌。

過了五月,朝廷又出邸報,說“御體稍安”。接著便有旨,嚴令各地官員不得“紛傳謠言”,命各省總督巡撫分批進京面聖請安——既然叫見面,皇帝的身體自然已經好轉了。人們一口氣沒透過來,便接到廷寄:“王掞黨附胤礽,至死不悟,著革去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職銜,發往烏喇打牲軍前效力,念其年邁,著由其長子代父前往”,這道聖旨猶可,接踵而來的便震動朝野:“泉州府永春、德化兩縣聚眾兩千、豎旗放炮一案,朕原有旨意,此等人原非賊盜,因歲歉乏食,不得已行之耳,遣部院大臣侍衛,前往招安即可。上書房大臣馬齊處置乖謬,擅自批文進剿,不但首賊陳五顯逸逃,斬殺八十餘名裹挾之民。著革去馬齊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職銜,交部議處!”人們吃驚之餘,又接上諭:“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隨侍多年,並無善政建議。去歲朕下詔求言,伊僅奏將節婦守節歲齡由五十改為四十五,敷衍搪塞,事主不誠。本應嚴議,念其除此之外尚無大過,著降兩級處分,暫留上書房行走。”人們沒有驚醒過來,詔旨又下:“方苞系布衣儒生,一介微寒,簡拔朕側,受恩深重,本應精白乃心,專誠效命於君。乃方苞希求恩榮,不安於位,交結外官,通連阿哥,品行甚屬不端。念伊年老,免於處分,賜金還鄉,交地方官嚴加約束!”

接二連三的詔諭,黜降的都是皇帝身邊一等一的人物,事先既無朕兆,事後也無意見徵詢,連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史都鬧了個手忙腳亂。平日,遇到這類事,照例的都是隨聲附和,彈劾奏章一擁而上。但這次卻出奇的平靜,除了奉旨行事,竟無一人寫摺子湊趣兒。其實,倒也不是人們忘了頌聖——憑空的一個一個疾雷在人們頭頂擊下,全都打蒙了,誰都怕拍馬拍到蹄子上,弄得自己四腳朝天。

過了七月節,北京城涼風乍起,秋樹葉老色濃。早已無事可幹的胤禛接到諭旨,免去了內務府差事和兼管刑戶二部的職分。強壓著心頭慌亂,胤禛從容進園請安,拖著沉重的步履回到了雍和宮,卻見萬福堂前簷下襬著一罈又一罈未啟封的福州老燒缸,還有十幾簍子福橘碼在堂前老楸樹下。一眼瞥見戴鐸在萬福堂和文覺對局,性音和鄔思道在旁觀戰,便踱了進去。見他進來,除了鄔思道,幾個人忙都起身相迎。戴鐸忙搶上一步跪了叩頭道:“奴才戴鐸叩見主子!”

“唔。”胤禛瞟一眼外頭的禮物,一擺手坐了,接過長隨遞過的茶呷了一口,淡淡問道:“回來了?幾時到的?”戴鐸外任幾年,吃得又黑又胖,臉上放光,短粗的身材,裹著一身黑緞夾袍,透著一身精悍氣。因見胤禛一臉不快,小心答道:“奴才昨兒回來的,遵主子信裡的吩咐,沒敢先回府拜見,先去暢春園給萬歲請安,只問了幾句話就下來。今兒一早進來,爺已經出去……”說著,呈上禮單。胤禛接過略看一眼便撂在一邊,略一頓,發作道:“天下至無情無義的要算你戴鐸兄弟二人。年年節節,就用這些個東西搪塞我!每次來信不是哭窮就是叫苦,好沒意思!你真是窮到這地步了?酒,我素來不吃,沒有長熟的橘子,捂熟了怎麼用?你還拉出去,到市上賣了,回去的盤纏也省了我賞!”

戴鐸一聲兒不敢言語,只低頭聽他訓斥。鄔思道笑道:“四爺,你這是怎麼了?好好的就發脾氣,內務府和部裡的差使不順心?”胤禛長出一口氣,頹然說道:“差使……撤了。正好,無事一身輕!難道我不會享福?你們看看這份邸報,昨兒是尤明堂,今兒是施世綸、趙申喬,全都革職拿問!真有點樹倒猢猻散的樣子,也不管人寒心不寒心!外頭風言說萬歲瘋迷了,我日日見他,倒不像,只這樣料理朝政,還了得?”他發洩了一陣,心緒略好一點,看著戴鐸道:“你主子心緒壞透了,數落你幾句,你別怪。”戴鐸忙賠笑道:“奴才怎敢!主子教訓是為奴才好。再說,主子不發作奴才又發作誰呢?”

“四爺,您就為這個不歡喜?”鄔思道看了看邸報,輕輕放下,笑道,“恕我直言,您真得好好參詳一下萬歲的帝王心術!”

“唔?”

鄔思道格格淺笑道:“萬歲這是在預備後事!龍體欠安,他已經自知不起。阿哥們逐鹿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兒!八爺防著你,更防著十四爺,十四爺擁兵自重,單等萬歲晏駕,他兵臨城下與八爺較量!你看一看就知道,凡黜落的都是能員幹吏。這些人陷於黨爭,於將來朝局不利。輔錯了人,新主登極難免大開殺戒,輔對了人,又容易恃功驕主,難以駕馭!所以,現在統統將他們監押保護了,新主登極,一紙赦書,立地就成了新皇帝得用臣子!萬歲這一計雖苦,也算菩薩心腸啊!”

幾句話說得胤禛心頭一亮。王掞明明是保的自己,黜降旨意裡卻說他“黨附胤礽”,他一直苦思不得其解,如今也若明若暗有了答案。苦思良久,胤禛嘆道:“雖說好,畢竟酷了點,我講究以誠待人,什麼事都逃不過個‘理’字,昨兒鄂倫岱見我,他雖赦了,仍舊不服,六十年大慶,不知是八爺還是十四爺,弄一隻死鷹獻了,居然沒有處分!要放我身上,不定如今在哪一層地獄裡呢!”

“萬歲不查八爺十四爺,有他的道理。這一條已足證,萬歲龍心默定,四爺大位已定!”鄔思道架起柺杖,在眾目睽睽注視下緩緩踱著,“如果默定八爺或十四爺,如此之事,豈有不查之理?”胤禛一邊聽一邊出神,半晌才道:“就算如此,像這樣欺君罔上全無人心的逆子,也應該查辦!”鄔思道嘿然良久,說道:“四爺只要平心一想,自然就明白了,不能查。這是弒君犯上,是造逆,我敢斷定是八爺所為。十四爺率十萬精銳在外,如果撤查他,正好給他清君側的口實,八爺在這邊聯絡呼應,立時就是天下大亂;如果查辦八爺,禮物又是十四爺的,他叫起撞天屈,九爺十爺推波助瀾,立地蕭牆禍起,恐怕萬歲想善終都難!如今大局穩,對四爺有利,大局亂,於八爺有利。十四爺更盼八爺和四爺打個平手,他好坐收漁翁之利。萬歲的病如果能好,自然是好。眼見無常迫命燈幹油盡,怎麼禁得起這一風波?所以這一次八爺雖是走險棋,卻是瞧準了才走的,他要的就是一個‘亂’字!”

聽著鄔思道侃侃而言,句句鞭辟入裡,胤禛陡然生出一種莫名的忌妒和恐懼:此人精明到這份兒上,將來怎麼駕馭?他閃了鄔思道一眼,柔和地一嘆道:“勝讀十年書啊!他既要亂,我當然要‘穩’。”

“朝局不要四爺操心,”鄔思道也瞟了胤禛一眼,“萬歲身邊文有張廷玉,武有武丹,是夠使的了。十七爺和西山綠營管帶有舅甥親誼,由十七爺去穩西山,豐臺大營的軍官一半是十三爺使出來的,但主官成文運卻是八爺的死黨。最可慮的是九門提督隆科多。此人論起來四爺還該叫他一聲舅舅,但他是佟家的人,滿門和八爺交情極深。十三爺不出牢獄,就算傳位給你,你也坐不住,十三爺但出牢獄,就算傳位給別的阿哥,四爺你只要先發制人出其不意,局面翻轉也未可知!所以,目下情勢未可樂觀!”胤禛咬著牙想了想,說道:“我這就去請旨,赦出十三弟來!”鄔思道笑道:“十三爺這回子出來,只會弄亂了局,萬歲也未必就準你的奏。說句難聽話,以四爺在內務府經營多年,到時候就是矯詔赦他,也不是難事!”

至此,眾人才都鬆了一口氣,戴鐸便問:“四爺,這次回來見那院裡少了四五個熟人,高福兒也沒見,四爺差他出去了麼?”

“不錯。”胤禛陰狠地一笑,看了看周用誠,說道:“我差他們到鬼門關去了。沒天理的混賬王八,我是何等樣人,為了一個臭**加上八千兩銀子,他就敢賣主!”說著話,心裡卻惦著隆科多,便起身出去,命道:“備轎,我去步軍統領衙門!”

隆科多卻不在衙門。今兒剛剛點過卯,上書房便傳過話來,“張中堂在暢春園澹寧居,請大人過去。”因命轎趕往園中。作為九門提督,在北京算不上很大的官,和順天府一樣,上頭壓著直隸巡撫和直隸總督,比之御林軍善捕營還差著一檔。但步軍統領衙門轄著京師德勝、安定、正陽、崇文、宣武、朝陽、阜成、東直和西直門的關防,俗稱“九門提督”,統兵近二萬,除了豐臺大營,是京師軍權最重的。因平素和上書房來往極少,也沒有直接回話的例,隆科多很遲疑了一陣,猶豫著是否先去一趟廉親王府再進園子。轎子向東走了一箭之地,隆科多又改了主意,又折向西,在園門口遞牌子進澹寧居。張廷玉見他進來,起身笑道:“竹筠,真難為你。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呀!”

“張中堂,”隆科多一邊下拜行禮,詫異地說道,“卑職不明白大人的意思。”張廷玉微笑道:“你要先見八爺,這會子遞牌子也進不來,明日詔下,你也就不是什麼九門提督了。禍福榮辱存乎一念之中,所以我說你苦海回頭!”隆科多這才知道,這個“扳不倒”宰相時時掌握著自己的一行一動,腦門上頓時冒出細汗,口中卻道:“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明白。”

張廷玉起身道:“少時你就明白了,跟我來吧。”隆科多呆呆地點點頭,跟著張廷玉出來,早有邢年帶著兩個太監接引,踅過澹寧居向北,但見澹寧居月洞門北一帶並無宮殿房舍,一色的常青藤、菖樹、葡萄和薔薇刺梅,蔓牽虯結搭成花洞,兩邊花籬外都是叢叢灌木,陰森森碧幽幽遮天蔽日,四周靜得鴉雀無聲,只草間偶有秋蟲,聽來反而更使人有一種寂寥和神秘的感覺。隆科多一路尋思著張廷玉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道:“中堂,您到底要帶我哪裡去?”張廷玉沒有答話,帶著又走了一箭之地,卻見前頭豁然明朗,閃進一帶土牆,上頭爬滿了牽牛花、爬山虎和何首烏,闊大的院落房舍都是黃茅結頂的草房,木窗竹籬毫無富貴氣象,寬敞的大車門斗上懸一塊泥金匾額,上頭寫著“窮廬”兩個大字,卻是御筆。隆科多正驚疑間,見白髮蒼蒼的武丹從裡頭出來,穿著九蟒五爪的袍子,外頭套著黃馬褂,珊瑚頂子後還拖著一枝翠金交輝的孔雀花翎,見了張廷玉,便笑道:“請吧!”因見隆科多要行參禮,又道:“主子在裡頭靜攝,你不要大呼小叫地行禮了!”

“萬歲爺——住在這裡?”

“對了。”張廷玉一笑道,“這是園中之園、宮中之宮,連馬齊都沒福來這裡呢!今兒萬歲精神稍好,單獨召見你,你好造化!”

隆科多傻子似的跟著張廷玉進來,更是吃了一驚,站在門口迎候的竟是早已頒旨申斥、賜金還鄉“交地方官嚴加管束”的布衣宰相方苞!隆科多張大了嘴,剛說了句“您不是——”方苞搖手製止了他。隆科多隻好進來,果見康熙穿一件駝色實地紗袍,頭上勒一條明黃緞帶和衣臥在竹榻上閉目養神,滿屋圖書插架,地下盤龍燻爐御香嫋嫋,寂靜得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隆科多衣裳窸窸跪了下去,以頭碰地輕輕叩了三下,卻不敢言聲,悄悄打量康熙,越發瘦得可憐,滿臉刀刻的皺紋一動不動,彷彿向隆科多訴說這位皇帝一生的憂患和功業。

“萬歲,”方苞輕聲叫道,見康熙毫無反應,又近前一步,小心翼翼道:“萬歲,步軍統領隆科多奉旨見駕,已經給您請過安了。”

康熙的喉結動了一下,睜開昏眊的眼直直地盯著隆科多,半晌,吃力地說道:“起來,賜座,賞茶。”隆科多慢慢起身,斜簽著屁股坐了,溫聲說道:“半年沒見主子了,龍顏憔悴至此,真出奴才意外!”說著,竟動了情,眼圈一紅,離了奏對套語,哽著嗓子道:“這是怎麼說的?叫人心裡發酸。奴才自幼跟著皇上,幾曾見過主子這樣來著?”他動了真情,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張廷玉在旁皺眉道:“隆科多,你這都是些什麼話?”

“衡臣,這是他的真情。到此田地,朕願意聽聽。”康熙柔聲嘆息道,“太醫和你們日日都說朕的病不相干,朕自己心裡有數:沒有多少日子了。唉……玄燁,你也有今日麼?”幾句話說得方苞和張廷玉也落下淚來。唏噓良久,康熙又道:“生死常理,明達之人不諱。但今日不是難過的時候,朕想趁著心裡清明,把大事定下來——隆科多,你知道朕為什麼召見你麼?”隆科多忙欠身答道:“奴才不知。”康熙看了看張廷玉,說道:“你給他宣詔。”

張廷玉躬身答應一聲南面而立,待隆科多跪好,說道:“隆科多跪聽。這是聖上的遺詔!”

“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張廷玉不緊不慢地讀道,“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倚前上書房大臣佟國維之勢簡在臺閣,乃敢交通八阿哥胤禩圖為不規,謀求非分恩榮,著即賜死,欽此!”

隆科多萬萬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封詔旨,驚得身上一顫,冷汗驀地浸出額角,怔著看了看漠然望著天棚的康熙,嘴唇劇烈地抖了一下,輕嘆一聲,叩頭道:“奴才……領旨,謝恩……”方苞在旁問道:“你有什麼可辯之處麼?”隆科多連連叩頭道:“奴才在佟族中壓抑多年,並不得意。與八阿哥過從稍密是有的,並無圖謀不軌情事,求萬歲聖鑑。”康熙略一點頭,說道:“還有一份詔書,讀。”

“方才遺詔由我處置。你如奉詔盡職,這份遺詔由武丹、張五哥、劉鐵成和德楞泰我們五人合議焚燬。”張廷玉又展一份詔書,說道:“這一份遺詔在主子萬年之後宣佈:隆科多隨朕幾三十年,奉職唯謹,可託大事,著即進封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上書房大臣,賜爵一等公。欽此!”

兩道截然相反的遺詔同時宣讀,隆科多驚呆了,嚇懵了,直挺挺跪著,竟忘了謝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一槍風雲 鬼差直播升職記 花落流年錯 都市最強神壕 木道人 魔戀之月圓 相命 夜半適合談個戀愛 醫旅研途 元帥今天也在收拾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