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站在一旁沒有言語,餘光看了看正端坐在一旁的英公,英公閉目沒有講話,本來這件事與禮部就無關,大可以坐看。
馬周又道“陛下,若都要查清楚,恐怕要廢一些年月。”
李承乾向狄知遜眼神示意。
在場的都是尚書,狄知遜是刑部尚書,馬周是吏部尚書,褚遂良是民部尚書,許敬宗是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于志寧。
除卻工部,都在了。
收到陛下的眼神,狄知遜站出來道“依照陛下所言,漕運建設才兩年,就出現了這等事,需要增加刑罰。”
馬周反問道“如何增加?”
狄知遜又道“查三代包括父母子孫輩,但凡有犯官所繫,其後人一律不錄用,不能入朝為官。”
許敬宗又飲下一口茶水,聽著眾人的話語,也覺得此事幹系甚大,自己也不能作壁上觀,禮部也需要參與其中,這事關朝中每個人。
眾人還在爭論,李承乾坐到了英公的邊上。
見英公就要行禮,李承乾忙按住,示意不用多禮。
李承乾也任由眼前五位尚書爭論,又低聲道“英公近來覺得身體如何?”
李績頷首道“挺好的。”
“那李敬業呢?”
“這孩子還在西域,老夫聽聞這小子在軍中歷練。”
“近來蔥嶺各地有訊息傳來,說是蔥嶺諸胡多有異動。”
“老臣看過軍報。”李績深吸一口氣,看了眼殿內還在議論的眾人,又小聲道“陛下不必擔憂,小勃律的國王會為陛下擋住蔥嶺的第一場動亂,之後安西軍就會去收拾他們,如陛下所預想,小勃律國與蔥嶺全境都會在陛下手中。”
別看英公坐鎮長安城,其實英公還在遙領西域的局勢,安西大都護府的兵馬也一直都是英公在佈置,西域是什麼樣,這位輔國大將軍心裡一清二楚。
李承乾有些憂愁道“衛公給過朕一卷兵書,到如今,朕也不知這卷兵書該給誰。”
李績低聲道“若蘇定方還在軍中,陛下可以交予他。”
可惜蘇定方也告老了。
李績又道“軍中將領有裴行儉,有王玄策,薛仁貴,陛下皆可託付。”
李承乾搖頭道“朕想過交給他們三人中的其中一個,可朕又覺得衛公的兵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或許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風采呢?”
“陛下聖明。”
李承乾會意一笑,又給英公倒上茶水。
眼前的爭論還在繼續,褚遂良甚至想出了在各地建設案牘庫的辦法,各地的戶籍交由道州儲存,節省人手。
許敬宗又道“老夫以為不必如此,只要查閱官吏是否犯事的卷宗即可,因長安城科舉之後,就要記錄戶籍,一查便知不必大費周章。”
褚遂良又道“若有人瞞報呢?”
許敬宗道“那就下地方查。”
“呵呵……”褚遂良冷哼道“這個時候才下地方查?你可知需要費多少時日,明明可以事先查問清楚。”
這場爭論慢慢地就成了許敬宗與褚遂良的胡攪蠻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