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虛弱的咳嗽聲,李承乾上前行禮道“鄭公。”
魏徵撫須微笑道“沒想到太子殿下也登上了泰山。”
李世民握著鄭公的手,笑道“他如今年輕鼎盛,身體健壯,他登泰山不需人攙扶。”
登泰山足足用了三天,其實也不算是多高的強度,走走停停也輕鬆些。
李承乾笑道“若再爬一段山路,多半也撐不住。”
魏徵忽然一笑,道“殿下是個言出必行的人,老臣欣慰。”
李承乾在塌邊坐下來,道“身體的事鄭公不用擔憂,東陽是孫神醫最得意的弟子,朝中還有天下最好的醫官。”
魏徵低聲道“老臣恐怕時日不多。”
李承乾上前道“您萬不要這麼說。”
李世民眼眶通紅,別過臉看向窗外。
輕拍著太子的手背,魏徵低聲道“陛下東征之前,太子來見老臣,現在太子可還記得當初的話語?”
“嗯,孤一直記得。”
“治理天下就應該是腳踏實地的,老臣聽陛下說了,這是太子在泰山上回答陛下的,還望太子殿下以後保持這份心,治理社稷需要數十年乃至幾代人的心血,切莫驕縱。”
“孤銘記。”
鄭公放鬆著身體,用力呼吸著,道“治理社稷談何容易,當年先秦治理關中又廢了幾代人的心血,有漢之後治理社稷又有幾次起伏,這世道難得太平了,後人的事臣看不到了。”
“等臣老去了,還望太子殿下每到新年便給老臣燒一封書信,告知如今的社稷如何,臣也就心滿意足了。”
李世民站起身面朝著窗外,時不時抬手用袖子擦拭著。
鄭公又道“陛下,遼東已收復,但治理社稷不能有婦人之仁,陛下對老臣等人寬容,待宗室諸王也是寬待有加,對各地士族也是加以安撫,可臣深知治理社稷光靠這些是不夠的。”
“陛下是英雄豪傑,是天下諸國敬仰的天可汗,陛下一言既出天下豪傑相隨,可陛下可曾想過,如今的大唐不同,天下安定了,對一些人一些事不用再寬容以待了。”
“殿下先行出去吧,老臣還有話與陛下說。”
李承乾點頭道“孤就在門外。”
走出鄭公的房間,隱約可以聽到父皇與鄭公的話語,還有時不時地咳嗽聲。
之後,話語聲越來越低,也就不知鄭公與父皇究竟說了什麼。
直到天色入夜了,父皇這才從鄭公的房間出來。
東陽又腳步匆匆走入房間,問診了一番病情,“父皇,鄭公睡下了,呼吸還算平穩,只要沒有太大的情緒,如此安養也好。”
李世民頷首道“回去吧。”
舅舅與房相,英公等眾人在門前散去,李承乾與東陽跟在父皇身後一路回宮。
這兩年朝中發生了太多事,軍中多了幾個驍勇的將領,朝中也多了一些新人。
夜色深了之後,李承乾這才回到東宮。
兩年沒有回到東宮了,崇文殿前的地面被剛擦洗過一遍,還有拔過野草的痕跡。
“回來了?”
聽到爺爺的話語,李承乾爺爺在飯桌邊坐下,道“父皇與孫兒回來了。”
李淵手拿著筷子,看著桌上的菜餚道“知道你今晚來得晚,朕讓他們別撤走這些菜,用飯吧。”
李承乾接過小福端來的黍米飯與爺爺一起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