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駱駝將自己的姿勢放得更低了。
杜荷一口將碗中的酒水飲下,言道“老許,你以後在京兆府任職,還要兼顧著涇陽,朝中又傳來了訊息,往後太子殿下要執掌關中農事,老許與郭兄還望多多幫襯。”
郭駱駝放低姿態朝著太極殿方向行禮,道“臣應該的。”
“其實不只是葡萄,還有麥子,粱米。”杜荷緩緩道“當初有傳言,太子殿下的理想便是要在沙漠中種出稻米,這是何等的志向。”
郭駱駝低聲道“粱米可以做醋,葡萄可以釀酒,沙漠中未必不能種出糧食,不過下官也從未嘗試過。”
許敬宗朗聲道笑著。
上官儀也跟著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涇陽的苦盡甘來,還是藉著酒勁有些癲狂地笑著。
種出葡萄的喜悅與成就,堅持兩年的努力,還有他人的三言兩語的議論中,一直堅守到現在。
如今的成就對他們而已,升遷都比不上種葡萄更有意義。
翌日,清晨的長安城,上官儀早早就要去弘文館當值,他現在是弘文館的主事了,要主持弘文館諸多要事。
按照太子殿下的吩咐,還要將種葡萄的經驗總結寫下來。
郭駱駝是個不善言辭的人,這種事情他不擅長。
許敬宗還要忙著去京兆府尹任職,他多半也沒清閒來編寫。
這種事情自然而然就落在了上官儀身上,他去弘文館便要準備編寫葡萄種植紀要。
弘文館內,來往的學子生員不少。
上官儀來到這裡就有幾個管事殷勤地湊上來,他們對這位新上司恭恭敬敬。
弘文館共有學子三百五十一人,其中學士六十八人,管事十五人。
而這裡又是秘書監管轄,隨時為秘書監所需呼叫卷宗文章。
人們到了午時都要休息避暑,因此天還沒完全亮堂的時候,就有許多人為了一天的生計忙碌。
當太陽從東方完全升起,已有人忙得滿頭大汗。
許敬宗帶著郭駱駝來到了京兆府。
京兆府內,李道宗從昨夜的宿醉中剛剛醒來,昨晚在興慶殿與陛下還有一群大將軍喝得大醉。
醒來時口乾舌燥,不停往嘴裡灌著涼水。
“府尹,許少尹與郭駱駝來了。”
這兩位的大名昨晚就聽說了,李道宗提了提精神道“請進來。”
“喏。”
許敬宗帶著郭駱駝走入衙內,行禮道“下官許敬宗,見過府尹。”
“下官郭駱駝見過府尹。”
李道宗一臉笑容地走上前,扶起兩人道“不用多禮,許少尹與司農寺卿的事老夫聽聞了,昨晚老夫也吃過了涇陽的葡萄。”
許敬宗道“下官今日特來當值。”
“這長安十二縣管起來,令人頭如斗大,昨晚各縣就遞交了奏章,說是他們各縣都要種葡萄。”
李道宗從一旁的架子上拿出幾卷文書,又有幾卷掉落在了地上。
注郭駱駝,原名郭橐駝,唐時豐樂鄉人,因為其人長相後背彎曲,因此人們稱呼郭駱駝,善種樹與農事,真名不好考證。
因生卒年不可考,作者還是覺得古代勞動農民的智慧難得可貴,擁有這樣最質樸的智慧的人,更難得可貴。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