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難受的時候用這個福壽膏就行?”李隆基記得內容。
“難受的時候找我啊,我給看病,這東西不能碰。
不過有些菜,用那個葫蘆來做還可以。
比如咱們吃的驢肉夾饃、燻肉大餅、刀削麵的湯裡,其實都有。
提鮮而已,量少不成癮,你要是吸食,那就完了。
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意志可以扛過去,有人能扛不?有。
扛完後,很長時間擺脫不了,有的甚至一生都在跟這個作鬥爭。”
李易再次強調,別碰。
他必須這麼講,其實碰了也沒什麼,上癮一樣能戒。
當初民國時候那麼多吸食的人,最後鴉片全沒了,他們難道就必須得馬上死?
沒有了,很多人再難受也得生活,得吃飯,下地幹活,就這麼過來了。
像那個不抵抗的,他也吸過,然後又用其他的替代,最後強制戒斷。
他有條件可以隨時復吸,他活了多大歲數?
李易始終認為這就是慣的,吸逮到就殺,看看還有沒有?
他平時有的菜也放葫蘆,真好吃啊!
但他沒上癮,不吃也行,喝茶其實也上癮。
“中午吃帶那什麼的驢肉夾饃?”
李隆基吧嗒吧嗒嘴兒,饞了,不說這個他還想不起來。
“行,現在就得去買驢肉,趕緊做。”
李易答應,驢肉不僅僅用來夾饃,還有其他的吃法。
買驢肉,整隻買,有多少要多少,驢皮他能拿來做阿膠。
晌午到來。
果然是驢肉湯和驢肉夾饃,小孩子不準吃,他們吃的是臊子面。
天氣熱,放了很多臊子,不開空調,孩子們呼哧呼哧吃,不停地加臊子,感覺是以吃麵的藉口吃臊子。
“不怕,就知道他們的樣子,臊子裡放的鹽很少。
天熱,孩子不愛吃東西,看到臊子覺得鹹,有食慾。
少放點鹽,孩子就多吃麵,順便喝湯。”
李易笑著對眾人說,他早有安排,臊子面放冷湯。
就著冷湯愛吃鹹的東西,結果臊子面只放一點鹽。
如此一來,因天熱吃不下去飯的孩子們能吃掉許多東西。
肉丁、胡蘿蔔、黃瓜、蒜苗、木耳、蘑菇、豆腐……
他自己吃驢蹄子,跟夾饃的肉放在一起,蹄子上的蹄甲不能扔,是藥。
他一般用來拔毒,至於已經破了的地方,用酒精、碘酒更好。
李易在海帶裡提煉碘,李成器在海邊大量種海帶,拿木頭球子種,沒有那麼多的空心大玻璃球,更不用說塑膠浮球。
有的地方則採用釘竹竿子的方法,同樣用繩子掛起來,一養一大堆。
同時養鵝掌菜,這個才是真正的昆布,價錢比尋常的海帶高,海白菜更不值錢。
紫菜更得養殖,它始終都是好東西,而且產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