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洛陽一處學堂的午飯,相對其他地方應該要好。
武岡縣的其實不錯,若非當地馮姓的人多,保證兩葷兩素沒問題。
其他的地方等巡查人員陸續反饋,錢是給了,別人貪墨或者耍手段,抄家後一律往振州送。
李成器看到孩子們的樣子,感覺這些年的忙碌一切都值了。
孩子們陸續離開食堂,大點的孩子跑去玩耍,小的孩子打著哈欠去睡覺。
更大的人幫著收拾利索,找地方泡茶讀書。
一般情況下讀醫書和做數學題,明年的科舉考試貼經題先給出來了。
今年考論語,明年考詩經,風、雅、頌那些東西。
學別的耽誤時間,影響醫學成績。
至於時務策,考試前的兩個月給題,在報紙上給。
科舉考試側重於實用,並非儒學,無人敢反對。
李易剛來旳第二年動這個,會讓人給整死。
說不得到時候他會親自屠殺一部分人,耗費很多壽命。
……
兩天過去,二月初二龍抬頭。
早上起來開始下小雨,中午時變大雨,加上之前的雪融化,河道的水面明顯上升。
莊子裡的池塘水位也高了,遊艇不在家,出去到杭州那裡出海撈海鮮。
那裡有舟山群島,李易還給過潛水捕撈裝置。
別的東西好捕撈,麻煩,否則讓百姓撈,飛挺和火車運輸足矣!
遊艇還有個任務,把一些護士放在沿途火車站的醫療點裡,他們要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
下次換人去,要不組隊乘火車也行。
李易在看地圖,飛挺四處飛,從天上拍攝地面情況,當衛星用。
有的地方跟他那時不一樣,差別很大。
他要修鐵路,不方便連線的地方不連,每個道有平原處,或者丘陵好炸山的地方先修出來鐵路。
火車零件分著用飛挺送過去組裝,方便當地交通,修出來二百公里,這二百公里區域的百姓享受到便利。
用這個車費慢慢啃骨頭,需要開鑿隧道的,看能直接挖出來溝不,不要隧道,整個丘陵挖開。
中華自古土木工程就牛逼,水利也不差。
可惜很多時候記載的都是主持的官員名字,真正負責技術的工匠不曉得。
“今年可以修出來三十三條鐵路,總公里數四千九百公里,需要陸續賺錢。”
李易一條條線畫著,估算價錢,朝廷不是錢多不知道怎麼花嘛!看!都不夠用。
今年從現在開始要努力賺錢了,採礦、冶煉、鍛造人手增加。
“那樣畢宰輔估計不能進團兒。”永穆公主在旁邊眼波流轉。
自從那什麼之後,她和小蘭的狀態就變了,越來越漂亮。
倒是李易跟之前沒什麼區別,他給人的感覺始終不是青澀的,有時一個笑容或一個眼神,反而帶著滄桑。
別人追求權力、金錢、美女,他像個聖人似的,整天考慮大唐百姓。
後來一些人明白了,他換好東西需要壽命,必須用民生來補。
故此誰坑害百姓他多不會,跟壽命掛勾的都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