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理正常的人,保證願意與陽光、開朗的人接觸。
咱們掌握著絕對的軍權和財權,有什麼可愁的,想一想後突厥,他們難道日子就不過了?
當你的身邊人帶著笑容時,你也會笑,生活,會因你的笑與哭而改變。
我這算是上位者了吧?我多笑笑,莊子的人保證高興,我一天天的愁眉苦臉,莊戶也難過。”
李易沒從生物間相互影響的科學範疇說,那個說起來太深。
“李郎,咱家就是個莊子,哪裡算上位者?”永穆公主在旁邊出聲。
“沒錯,看,我喝幾酒就說醉話了。”李易笑著點頭。
“我也想醉一下。”張說居然跟著逗趣,你是不上位,但你能讓別人上下位。
“飲盛!”李易舉杯,他的杯是三錢的,之前喝了一些,現在剩一點。
張說看到自己的酒盅裡面的滿滿的,嘴動了動:“抿一口,就抿一口。”
……
岸上過來的僧人道士們大多數在喝羊湯,少部分就著鹹菜吃燒餅,他們不吃肉。
佛教剛傳過來的時候其實不是這樣的,傳著傳著就變味了。
不吃蔥薑蒜,是因為味道大,傳教的時候跟人說話,氣味太重。
不喝酒是擔心喝多了鬧事,不吃肉是有時候無肉可吃,大家就宣傳說不吃。
宗教的東西帶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在最初的時候。
到後來社會發展了,跟之前的沒關係了,純粹是形而上學。
但伊絲蘭比較有意思,說不吃豬肉和其他的一些肉,是怕生病,沒問題。
不喝酒,是怕影響神智。
那麼不抽菸是啥呀?菸草什麼時候傳過去的?你宗教的教義是什麼時候有的?
這玩意兒還能隨意自己新增?當憲法一樣修改是不?
有的僧人就是不吃,有的大口吃,咱們信仰不一樣。
道士吃得最多,我管你僧人咋想呢,肉多好吃啊!
“明日乃關鍵之時,如何維護僧道的地位,看他們了。”
一個道士吃羊腿,煮的,他自己蘸著鹽吃。
他這個羊腿是他花錢買的,羊湯免費,單獨要東西得掏錢。
在別處,這個羊腿也就十三四錢,在這裡一百錢,愛吃不吃。
“無非尋個體面而已,昨日已輸盡。”
一個僧人同樣在吃羊腿,一百錢買的。
他是密宗的,跟一些人不一樣,別說吃肉,他還找女人呢。
可惜在這裡找不到,人家思恭坊、平康坊的女子不答應,包括北曲。
北曲在努力學習,等學好了,就……就不是原來的價錢了。
機會難得,已往大家各自守秘密,不傳其他人。
如今同仇敵愾,女子之間交流增加,一同為了大唐。
一些這樣的僧人鬧心,良家也不跟他們混了。
“煎熬,亦是修行。”有人一副我看得開的樣子說。
別人不理會,你真看開了你咋不走,你呆在這裡作甚?免費喝羊湯、吃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