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其實很好,不然你當一州刺史,當半年,把規劃弄好了,你還得換地方,呆一年浪費才華。”
永穆公主對李易就是這麼有信心,刺史啊。
按照李易那時的行政位置,州比一省小,但比一市大,分上州、中州、下州等。
刺史相當於一個市的市高官兼市長兼市武裝部部長、市所在地方軍隊司令。
在永穆公主心中,最多半年,李易就把以後幾年的事情全弄好了,別的人照著做即可,李易趕緊換地方。
不需要等著一件件事落實到位,看百姓確實有錢了,那屬於耽誤其他地方的百姓。
她就這麼自信,沒辦法。
李易看向永穆公主,對方給他一個篤定的笑容。
“是哈!”李易厚著臉皮應下了。
換到他那時,他可不敢,不是做不到,許多人都可以,關鍵是政治鬥爭。
背後沒有靠山,想幹什麼事情幹不了,一群人擋著你,背後給你使壞。
不涉及到利益的情況下,寫個都有許多讀者罵你,何況是涉及到李易的現實。
除非……
“對權力的追求,也是對意志體現的需求,最好的權力是軍權。總是有人願意為這個民族的延續和強大而聽從命令。”
李易說著回頭看,要看郭子儀,然後看到了李隆基。
李隆基的眼睛盯著兩個人拉在一起的手上,當李易扭頭後,瞬間看其他的地方。
李易不管他,目光鎖定郭子儀:“子儀,等出海的隊伍回來,第一年我育苗,然後就分給你家跟著育苗,順便還能吃一點。”
李易對郭子儀說一句,轉回頭去,在一張桌子上拿起半個滷豬踢。
半個也很大,比他那裡六個月出欄的豬的蹄子大一圈,關鍵是肉看著多。
他遞到永穆公主嘴前:“咬一塊下來,咱倆吃一個,骨頭吐地上就行。”
永穆公主張嘴咬,嚼著聲音模糊地說道:“高壓鍋煮的。”
“對,不如大鐵鍋最後乾鍋後涼的那種,那個有凍,一大塊。
今天晚上咱們用大灶燜一鍋米飯,米飯熟了之後不急著掀鍋蓋,下面撤明火,用闇火再烤一會兒。
半個時辰左右,把上面的米飯弄掉,下面就是一個鍋底兒凹形的大鍋巴。
起出來壓平,切成小塊,明天給你炸著吃,我都饞了。”
李易從高壓鍋上想到了大鐵鍋,從大鐵鍋想到了鍋巴。
永穆公主把嘴裡的東西嚥下去:“食堂的鍋巴就很好吃,尤其是炒的。”
“是呀,那個不是專門做,專門做……”李易停下腳步,別人跟他招呼他也不回應。
過十幾息,他對打招呼的抱抱拳表示歉意,順便解釋:“突然想到事情,糯米這個東西吧,吃多了肚子難受,不過產量高。還有新的秈稻。”
打招呼的人愣住,認真聽,他以為李易專門與他說。
“所以在保證正餐吃飽的情況下,給孩子們增加額外的間食。
弄個大點的作坊,油儘量別用太長時間,不要的油,拿到莊子做肥皂和香皂。
攝入脂肪重要,衛生一樣重要,肥皂和香皂還能出口換東西。
要是一百個香皂換一船大豆,我覺得可以,你認為呢?”
李易還是有點走神,問跟他打招呼的人。
“我認為李東主你說可以就可以。”對方認真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