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縣尉,給個縣丞或主簿當,或者直接提拔到縣令。
主簿與縣丞、縣令,到州里當參軍。
“最難安排的是沒考上科舉的學子,待我去問問陛下。”
宋璟對一大群學子最為難,不安排的話,別人已經作得很好了。
安排,考上科舉的人還沒位置呢。
自己說的雖資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結果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李家莊子還有二百二十個學子準備過了年接替現在的學子,到時候麻煩更大。”
蘇頲替宋璟苦惱,二百二十個學子,如今是官身,全是科舉進士科甲第。
直接正九品,等有了地方上的資歷,要給提拔,俸祿事小,位置事大。
宋璟眼下最不想提的便是李家莊子出來的人,人數多,還跟李易學本事。
讓他們修書,他們絕對不會去,他們要當實權官。
……
宋璟所愁的事情,李易一點都不愁。
他今天繼續給二百二十個學子上大課,他把音箱接上了,還起了個水幕。
他利用醫院裡的裝置製作了幻燈片,休息的莊戶,還有羽林飛騎、郝靈荃的隊伍、蜀地鹽幫楊環晉和黃賢榮等人。
當然,張家村子的張肖和皇莊的王興也來了。
“到了村子當村官,其實很簡單。一個村子才多少個人?一家一戶去看去問去記。
他們有什麼,他們需要什麼,就這兩點,解決好了,百姓就有好日子。
有什麼包括勞動力、技術、家底兒,一家有五口人,三個孩子加兩個大人,存下的錢只有五百錢。
這樣的時候,想蓋兩畝地的大棚,不現實。
種黃瓜、茄子、豇豆、小白菜、油菜,品種多了不好管,本身只有五百錢,誰能給投入更多的錢?”
李易直接上乾貨,舉例子。
大家坐得端正,一起考慮,怎麼辦?兩個大人帶三個孩子,只有五百錢,想種大棚。
“我如果是村官,我會看當地情況,沒有地的有錢人,我主動去找他們,幫那戶百姓去找。
種一畝,讓有錢人投錢蓋大棚,用百姓的地,我出技術,我的技術免費給百姓,折算股份。
我教你們了大棚的具體種植,針對各種蔬菜,你們也會,以後再教你們別的。
協商一下,看看怎麼分配賺到的錢?哪怕百姓家只能拿到兩成的利潤,明年再拉投資,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利,自己把賺到的錢投入進去了。
不要指望一年就叫百姓致富,除非你們能夠拿出來別人所沒有的技術。”
李易繼續說著,如何處理。
“東主。”有學子舉手。
“請說。”李易看過去。
“村子裡一家只有一個人,還是寡婦,怎麼辦?”學子問出來。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那你就麻煩了,你需要組織起來更多的婦人,自己不能單獨去接觸,這是原則問題。
別告訴我你們到了村子裡去搞亂七八糟的事情,把自己的位置守住,不給任何政敵機會。”
李易沒笑,反而很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