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這點錢購買籃子、租牲口,沒了。
張九齡拿李易給的兩萬緡買工具和食物,買雞和豬,還買羊。
主食當然是米了,東西從幹活的百姓家裡買,價錢比外面高。
百姓們拿到了一點好處,又吃上了‘豐盛’的飯菜。
幹了一個多月的力氣活兒,不但沒瘦,反而更壯實了。
歷史上他修的路長二十多里,寬兩丈,直接把嶺給鑿通。
之所以不是一些資料上寫的寬十七米,那是因為還有一個關,梅關。
梅關的路就那麼寬,別的入進梅關,寬度是對應的。
張九齡自己還不知道,他修的這條路,成了以後的兵家必爭之地。
眼下他要修一個城,把梅關包進去,派人值守,獵人可以休息、趕路的人亦可。
“肉骨頭湯來了。”負責在工地做飯的人,抬著一個個大木桶趕過來。
全長五十里,不是原來的二十里。
那邊村子的百姓都來幹活,張九齡答應他們,修完主路,再修一條從主路到各村的路。
今天的路整體打通,之後是擴寬,再修關,順便種樹。
張九齡為了慶賀,買了一百口大肥豬,豬肉用來做菜,帶了不少肉的骨頭和野菜放在一起燉。
幹活的百姓分成段,跑到各自的段裡去吃飯。
“不要把骨頭啃得太乾淨了,回頭還要燉,留一點肉在上面,再燉的時候可以看到肉星。”
負責打菜的人邊盛著菜邊說。
“知道了,肉不少,夠吃。”
“囉嗦,啃骨頭是為了吃肉嗎?是吃骨髓。”
“骨頭能一直煮,直到把裡面的骨髓煮飛。”
幹活的人紛紛嚷嚷著,用從自家帶來的木碗、陶碗先裝飯,再把肉骨頭湯連這菜澆上去。
不然就是米、菜、肉一起煮,煮好了就是混合狀態,鹽也在煮的時候放進去。
張九齡的待遇比別人高一點,他是一碗飯、一碟梅菜鹹菜、一根大骨頭,還有不少野菜。
“張公,咱們現在幹活也能有肉吃。”張九齡的管事看到大家吃肉骨頭,很滿足,有成就感。
“比不得李家莊子。”張九齡知道管事因何說此話。
李家莊子有錢,幹活的人哪怕是俘虜,只要幹得好,也會吃到肉。
李家莊子一高興,可以給幹活的人喝羊湯,帶羊肉的羊湯。
“張公,錢夠把路修完嗎?工具都是買的,百姓家中可拿不出來長鐵釺子和大鐵錘子。
許多人家還用木鍁挖地,等修完路,工具能賣上一筆錢。”
管事考慮錢的問題,他在想,是不是先聯絡上願意買工具的人,讓對方給錢。
錢用來修路,最後工具給對方。
說到錢的事情,張九齡沉默。
錢花得有些多,主要是飯菜好,他不忍心看不要錢幹活的百姓因為吃不好而累倒。
另外是買工具,沒有好的工具,幹活的時候容易出事故。
兩樣花銷大,手上的錢不多了。
“張公,張公,有人過來,說是李家莊子的。”
張九齡剛剛還在為錢的事情煩惱,就有人跑過來傳信。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