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稅一。”李隆基對畢構說出四個字。
“陛下,臣以為可行,當照看民眾,不過今年就永不著給京兆府的棚子換油氈紙了。”
畢構態度瞬間改變,收稅就可以,沒問題。
現在要到冬天了,換油氈紙有什麼用?明年的時候,戶部的錢更多了,買唄。
紙繼續傳遞,大家相繼看過,想到的是同一件事情。
就是最上面的一句話,給陛下兩成利潤。
油氈紙什麼的他們不在乎,他們在琢磨陛下和李易的意思。
李易難道家裡缺紙?非要把兩個事情寫在一張紙上。
陛下不會給裁開,上面那一句顯然是不應該告訴其他人的。
是李易要站出來了,還是陛下想敲打誰?
“陛下,臣請陛下召善無畏譯經,以證其學。”姚崇察言觀色的本事厲害著呢。
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善無畏對李易出手的問題,李易輕描淡寫就給解決了。
解決了歸解決了,不代表李易沒脾氣。
像自己等人偶爾欺負一下李易,那都是看在民生的方面,李易不予計較。
因為李易不是害怕自己等人的地位,而是自己等人的出發點不是要坑害誰,都是為了朝廷和百姓。
看李易對藍田縣的一次出計和對華州的一次彈劾,他脾氣大著呢。
碰到那個線了,他保證收拾你。
對自己人,李易是這樣容忍,偶爾佔他點便宜他當作不知道。
對外人可不是,誰去觸犯他,蕃邦使臣被他坑成什麼樣?
來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還不等佈局,就被他給看穿了,直接拒絕見面。
本來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情,善無畏都八十歲了,對十八歲的李易用計謀。
善無畏出手,李易化解,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易屬於勝利的一方,然,他那脾氣……
你出手你輸了,不代表我不出手,你輸是你笨,現在該我了。
姚崇提議,給善無畏找點事情做,李易不高興了,一下子拿出來多少利民的謀劃?
明明可以一點一點操作的,全放出來,百姓都不好選擇要參與哪一個。
“嗯!”李隆基果然露出笑容,對,就是這樣,互相折騰。
“陛下,字典臣看到了,比較淺顯,卻足夠百姓用,金仙公主那裡聽聞有了全套的銅活字。
臣請金仙公主憐惜大唐百姓,印字典以興教化,而非盡佛道之事。”
盧懷慎緊跟著出聲,他怕金仙公主去印什麼佛經。
金仙公主前些日子有了全套的銅活字,正在使勁印道教的書。
還揚言說要讓全大唐的觀中都有全套的書。
這不是扯淡呢麼,有那錢幹啥不好啊。
“臣也請金仙公主印刷小字典。”張說跟上,他拿到了一個小字典,很好用。
不是辭海什麼的大部頭,就一小本,有拼音在,查查字,瞭解下簡單的意思,會拼讀,足夠了。
“陛下。”源乾曜開口了:“善無畏乃是德高法宏之士,已過古稀之齡,李易弱不及冠,應上門求教,得善無畏之學一二,也是上善。”
源乾曜給出了不同的見解,他的意思是讓李易親自去找善無畏學習。
善無畏都八十歲了,李易才十八歲,如果李易能學到有用的東西,對大唐豈不是更好?
李隆基眼睛眯起來,看著源乾曜,嘴角帶著莫名的笑意:“源卿所言甚妙,不若源卿親自前往李家莊子,見李易為其言說。”
一直站在旁邊的高力士對一個太監招招手,小太監湊上前,高力士吩咐幾句,小太監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