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明天我們就帶著小堯回家了。”王皇后抱著孩子,一邊吃火鍋一邊與李易說。
小堯叫李箋堯,該帶回去了。
王皇后最近幾天,給掖庭宮送去不少勞動力。
她覺得後宮穩了,反正平時不出來,別人也甭想接觸到孩子。
李易看一眼小傢伙,沒有不捨的神色。
他點下頭:“帶回去放在身邊,才能讓寶寶安心,若沒有其他突發急症,每旬來檢查一下就行。”
小傢伙明明困了,聞到了火鍋的味道,在那吸著氣不想睡。
隨著視力漸漸出現,嬰兒的嗅覺也逐漸完善。
“他是想吃嗎?”李隆基看到兒子在那吸氣,笑著問。
“他只是想要知道是什麼,用眼睛觀察,等再大一大,會用手抓,然後往嘴裡放,遇到不愛吃的就吐。”
李易搖搖頭,介紹孩子的情況。
說著話呢,寶寶的眼睛就閉上了,好奇心頂不住睏倦。
王皇后等了一會兒,把孩子放到身邊的嬰兒車中,其實就是一個能晃的床,下面有軲轆。
“今天的冬天,一定比往年好過,尤其是京兆府的人。”李成器涮了片肉,蘸蘸調料。
“易弟傳出來的利農工具,不少地方在用,省下了時間,他們用來做其他事情,增加收入。”
李隆基已經得到情報了,一整套的農具,今年秋天收穫的時候在更遠的地方被使用。
每一種節省幾天時間,加在一起,有至少一個半月不那麼忙。
百姓會去採集野菜、捕魚,再製作成乾菜,留著冬天吃。
沒有煤炭的地方,多打柴火堆在家裡,冬天有足夠多的可燒之物。
北方地區不少人家修了土炕,用來冬天生豆芽和現在孵化雞鴨。
青儲飼料推廣,家中有牛的不用再擔心冬日裡牛會掉膘。
在他看來,這才是民生。
至於外面李易傳出去的、正在唱的新歌敖包相會,僅僅是叫人心情愉悅片刻。
百姓確實拿到好處了,幹同樣時間的活兒,得到的不同。
加上打井隊跑去太行山東邊,現在還鑽著井。
原來旱的地方準備放棄了,有了水井,又撒上種子種一茬作物。
另外許多長安的商人,在找地方學著建大棚,光照不足,生長的時間長,要早種,火道修上。
而這些,都是一個人改變的。
李隆基看向李易時的眼中帶著感激,李易拿出來的東西,讓他身上的壓力小了許多。
包括對外征戰,大西南蠻,李易給出十萬緡,這錢提升士氣。
出戰計程車兵不用擔心家裡的存糧不夠用,打起仗,無後顧之憂。
“一個月沒有新的訊息傳回來,也不知道張孝嵩那裡打成什麼樣了。”
王皇后惦記起打西域的部隊。
好多小部落要歸順大唐,都是被張孝嵩的部隊戰績給打怕了。
張孝嵩一路連著打下城池,不是幾個,是幾百個。
“他會貪汙,打敗阿了達後貪汙。”李易突然說一句。
有葉法善這位神仙在,他自己當神仙也沒問題。
“貪的是收繳的東西?”王皇后想到能貪的就是這個。
軍糧貪不了,貪軍糧往哪賣?打著仗呢,將士們沒糧吃,喝西北風連戰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