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可以控制一下,不急著出現。
礦物化肥沒問題,對生物傷害小,加上漚肥技術推廣。
只要增產百分之二十,百姓的日子一下就好過了。
若能翻倍,轉頭就把吐蕃、突厥、契丹給收拾了。
“對,寺農寺,寺農寺,寺農寺。”李隆基重複三遍寺農寺的名字。
他不想在大唐有農民起義,李氏天下怎麼打下來的他難道不清楚。
吃過飯,晚上李隆基始終在盤算,準備自己多掏錢,僱更多的人進行雜交水稻和麥子的嘗試。
七月二十五日,在長孫昕把玉給賣掉,籌集大量資金繼續痛快地打造千工拔步床的時候,戶部尚書換了一個人。
鍾紹京被撤下,昨天晚上回來的畢構上任。
他過去交接一下,沒急著辦公。
他晌午吃飯的時候,跑到政事堂,要跟三個宰相一起吃,順便問問情況。
姚崇三人給面子,大家相互熟悉。
“隆擇快坐,昨夜回來,沒休息幾日,定然旅途勞累,晚上去天上人間,我等為你接風洗塵。”
張說熱情地招呼著,喊著畢構的字。
四人落座,三人問起畢構在河南府的事情。
“雞鴨多得數不過來,稍大一些的,有商人來高價收,賣到別處去。
秋收後,田中又能多出一批蝗蟲。如今百姓在盼,盼年年如此。
蝗蟲吃糧食,同樣吃草,減產的糧食,用雞鴨豬和蛋可輕易補回來。
百姓會照蛋,不能有小雞小鴨的蛋先挑出來吃。
孵化幾天,再照著看,不行了的,要用鍋煮,多煮一會兒,吃。
有了蛋,不那麼好糧了,百姓祭祀感謝蝗神。”
畢構說起河南府的情況,最後一句引得姚崇三人大笑起來。
畢構也笑兩聲,順著話說:“說起雞鴨對付蝗蟲,還是李易功勞大,不知道你們熟悉李易嗎?”
唰!一瞬間姚崇三人笑容消失。
畢構一愣,他發現情況不對,提一下李易的名字,三個宰相怎會如此反應?
“可是李易辦事有差,叫諸位心中不順?他還是個少年啊,若有拿裡不對,諸位應多擔待。”畢構幫李易說話。
他覺得李易得罪人了,還是同時得罪三個宰相。
回來的路上,他聽說不少李家莊子的事情,還在碼頭換了兌換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