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得不說,宇航員其實也是太空實驗的一部分,甚至他們就是需要付出痛苦,為整個人類群體帶來可觀的實驗資料。
把億萬年的進化時間,縮短到很短、很短、很短,短到……幾代人的時間。
實驗依舊在繼續。
在太空中待了三個月後,一些宇航員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甚至會失去多達30%的肌肉塊。
回到地球后他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此外,太空飛行還會增加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風險,以及重新啟用宇航員體內的潛伏病毒。
當宇航員返回地球時,免疫系統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及長達數月的太空生活導致他們損失8%12%的骨密度。
這可能要花長達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另外,太空旅行的其他健康因素包括心理壓力、打亂晝夜生物鐘、極端溫度和環境噪聲,這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斷和易感疲勞。
宇航員還暴露在高能量輻射下,輻射來自銀河系的宇宙射線和太陽耀斑。長期暴露在高能量輻射下會殺死細胞破壞DNA,從而可能導致患上癌症和白內障的風險增加。
這些都是宇航員們知道的,或者說最初的宇航員不知道,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所以才需要一天一天的實驗。
但是隨著太空實驗的一年接一年的進行,大量的“破壞性”後果出現在宇航員身上,後來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也都知道,但是他們依然會進入太空,甘願做人類文明的實驗人員。
甚至有一堆雙胞胎宇航員還做了對照試驗。
兩兄弟一個在太空完成了近一年的任務,另一個則在地球上度過了這段時間。
等試驗結束之後,在太空的兄弟身體和基因上都有了許多變化,而他地球上的孿生兄弟則一切如常。
太空兄弟的變化包括頸動脈和視網膜增厚、體重減輕、腸道微生物變化、認知能力下降、DNA 受損、基因表達改變以及染色體端粒延長等狀況。
其中比較驚奇的是染色體端粒延長。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端粒會變短。
太空兄弟的端粒變長震驚了美瑞肯宇航局人類研究專案的科學家,即使他們尚不清楚他為什麼在太空中端粒會變長,但科學家們也會繼續研究,找出原因。
那些科學家想研究延長端粒長度的方法,以此逆轉衰老或戰勝癌症。
上邊是好訊息,壞訊息是在太空中端粒的改變並非是永久性的。
因為等太空兄弟返回地球兩天後,他伸長的端粒便開始縮小,縮小的端粒甚至比開始完成這項任務前還要短。
假如說他之前的端粒長度為5,延長後變成7,縮短後直接變成了3!
端粒縮短與衰老和疾病是有關的!
當伸長的端粒縮短或消失,這對與宇航員的細胞健康會產生一些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
經過仔細檢查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太空兄弟著陸後,93%的基因恢復了正常,但是剩下7%的基因已經發生了長期變化。
他的免疫系統、DNA 修復、高碳酸血癥相關的基因都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與免疫系統和 DNA 修復相關的小部分基因未能恢復正常,也表明了長期生活在太空存在對人類基因的潛在持續損害。
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如何免除宇宙對人類的傷害,是科學家們的研究目標,但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
這個不可能完成,那麼就另闢蹊徑,比如讓宇航員身心健康一點。
而吃飯就是首要問題。
很多宇航員在太空會挑食,但那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是被動“詛咒”。
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吃點好的,那麼他們或許會很開心。
內心開心了,其他的或許會好一點。
而這一點,可以讓人類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