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孫策猛地回頭,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在下也告退了。”周瑜自覺奉上兵符,隨即出了房門。
周瑜出門快走幾步,追到孫權。
“公瑾,劉威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都心知肚明,可你不該在大哥面前那麼說啊,你知道大哥極好面子,這會兒又在氣頭上。”孫權先開口道。
“少主公,你以為主公是氣的這個?”周瑜絲毫沒有因為被奪了兵權而感到氣惱,反而是一臉的輕鬆。
“那是為何?”孫權反問。
周瑜看著少主公的眼神,末了笑道:“我同主公出生入死多年,食則同席,寢則同榻,他早已將我同你一般看待,可是今日我倆卻站在了一線,主公焉能不氣?”
孫權點了點頭,“公瑾說的有理,要換做是我,恐怕也會同大哥一般氣惱。”
“可是,眼下大戰在即,曹軍隨時大軍開伐,我軍如果現在還不做準備,到時候戰火一開,我們就很被動了啊!”孫權想了下又道。
“不動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我想主公也在憂慮,否則早就傳令三軍動身了。”周瑜說。
“這麼說大哥其實是在觀望?”孫權問。
“對,曹軍雖然勢大,但是劉軒和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這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我想主公大概是想等形勢明瞭,再決進退。”周瑜笑道。
“如此倒是我誤會大哥了。”孫權面露歉意道。
“誤會什麼?”
周瑜調笑道:“誤會主公剛愎自用,不聽勸諫?”
“少主公你多慮了,主公只是一時在氣頭上,需要個臺階下,而我倆太著急了,不但不給他臺階,反而一起逼他,方式太過欠佳。”
“待我回府靜靜思慮一番,定能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少主公就放心好了。”
周瑜一口氣說道。
“那就勞煩公瑾費心了,孫權在府上靜候佳音。”孫權拱手告辭。
“告辭,少主公!”周瑜回了一禮,二人分頭回府。
三日後。
江夏點將臺。
臺下下十五萬大軍全部集結完畢。
臺上,劉軒立於正中,高舉天龍破城。
“諸位將士,此一戰關乎我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榮辱富貴!”
“此戰若勝,我們聲勢大振,逐鹿中原,一統天下指日待!”
“此戰敗,我們喪家失所,死無葬身之地!”
“我劉軒今日在此立誓,誓與諸位兄弟同生共死,榮辱與共。大戰開時,我必身先士卒,凡有一人能衝到我劉軒前面的,我便沒臉坐這個主公的位子,兄弟們便也沒必要為這等人拼命!”
“但這是不可能的!”
“待我們擊退曹軍,奪回我們的荊襄之地,所有人皆可論功行賞,具體細節,水鏡先生已經列下明文,江夏城中四處人人可見。”
“另外,戰爭難免會有傷亡,若有不幸戰死者,你們的家人,或者相好,我劉軒都會負責到底。”
“當然了,三位軍師已有破敵良策,曹軍可以反抗的機會不多,而且此戰由我和步驚雲、聶風、韋一笑三位將軍主打頭陣,諸位只需掩護配合即可,其實大家想受傷也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