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火速回去告知兄長,此事全憑兄長做主。去吧。”
“是!”使者聞言便退下去了。
沒有猶豫,沒有懷疑,坐鎮前線的關羽非常痛快的同意了。
而且覺得兄長此舉一舉多得,考慮得甚是周全。
隨著水位下降,徐晃前來救援樊城的人馬到達,關羽已將大本營前移到了樊城以北。
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
深挖壕塹,設十重鹿角,防備北魏的騎兵襲營。
後方對襄陽、樊城的圍困仍在繼續。
不得不說,曹仁名不虛傳。
他已守了那個被水泡過以後多處缺損的破城月餘,仍未被攻下。
只是,關羽也有自己的難處。
後方的糧草一遍遍催,每次要麼缺斤短兩,要麼延誤時間。
先前水淹七軍帶來的高昂士氣,已經快要在月餘的圍城,和飢一頓飽一頓之中被磨沒了。
軍中開始出現了逃兵,雖是個別現象,但卻是非常不好的苗頭。
但願把那些降卒送走之後,後方的糧草供應能跟上。
而關平的擔憂還不止這一點。
“父親,如今我們要保持襄陽與樊城的壓力,能在此防備徐晃的兵力已到極限。倘若曹操後續再為徐晃增兵,只怕我軍便難敵了。”
關羽起身在帳中踱步,徐晃他太瞭解不過了,這是個精細人,想要以少勝多擊敗他恐非易事。
要想取得突破,還是得等樊城的曹仁崩潰。
還要再堅持堅持,只要能有援兵補上來,自己就能加強前線的兵力。
如此便不怕曹魏繼續增兵,可以繼續僵持,等樊城久守生變。
可是……援軍從哪來呢?
江陵守軍還要防備東吳,不可輕動。
他忽然想到一個地方還有可能派出援兵,東三郡的劉封與孟達!
上庸之兵可走沔水,沿沔水順流而下便可直抵襄樊。
他們若能發兵過來,是完全來得及的。
“待我修書一封與劉封孟達,令其派兵增援。”
關羽和劉封的關係不咋地,非常不咋地。
但在他看來,公是公,私是私,而且如今自己假節鉞在手,又是他二叔。
自己令其前來相助,他豈有不從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