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的過程從修行中來,從功法中來,從呼吸中來。
這就是千年來修煉而後超脫的真相。
因為人身天生就有無數漏洞,人自生下來就是一個不斷髮散的過程,人的日常活動都在不斷的在消耗人生命中的先天之氣,消耗人的後天之精,所以人也就有了壽命。
武道的修習可以讓人控制人身的毛孔。人一運動發熱,氣就從毛孔中散發出去了。氣散發得劇烈了,人就流汗了。
人身體上的毛孔,就好像竹籃的孔一樣,竹籃打水,無論怎麼裝,水都要流出去,同樣的道理,人的身體,無論運動得多麼劇烈,氣都要隨著毛孔散發出去,變成一場空。
在運動中,儲存住這股氣不散發出去,這就是武道國術最為基礎、又最為精深的東西。這也是丹道之中養生的法門。
氣是透過毛孔散發出去的,人要養氣,就要在關鍵的時候,閉住全身毛孔。
舉個簡單的例子動物發怒,特別是貓狗,當它們憤怒到了極點,全身毛都會像刺蝟一樣豎起來。這就是炸毛,也是閉住了毛孔。人也是同樣,有的時候,人身上會起雞皮疙瘩,寒毛炸起來。這也是閉住了毛孔。
秦無道當初在婆心大師門下學拳,婆心大師當時身後有一顆胳膊粗的玉蘭樹,秦無道只見婆心大師一轉身,啪!的一掌,抽在了樹幹之上。
婆心大師的頭髮宛如電擊一樣,陡然向上一豎,隨後又落下。就如歷史記載吳三桂怒髮衝冠一樣。
與此同時,咔嚓一聲,那玉蘭樹從掌擊的地方斷成兩截,平飛了出去。
婆心大師又輕輕一踩,地面本來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好像被挖掘機碾過一樣,寸寸龜裂。
秦無道一時驚為天人。
這是暗勁,又叫做內勁。當年形意大師們練功的時候,提腳落地無聲,輕輕一下,卻能夠踩碎一塊大方磚,暗勁,無聲無息,舉足輕重,才叫暗。
秦無道後來才知道要達到婆心大師這種武道境界,是要修出暗勁的。
郭雲深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術名家。郭雲深幼年習練拳術,後拜能然先生為師,晝夜練習數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義。
郭雲深後來練就絕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清光緒三年設教西陵,曾在宗室等地任教。以後遊訪南北,閱歷頗多。七十餘齡而終。
遺著有《能說形意拳經》一書。郭雲深可為形意拳的代表人物。
當初郭雲深縱論天下武學,將拳法劃分為三種練法。也將拳法功夫總結為三步功夫。
武學的三步功夫:1、易骨:練之以築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
2、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雲:筋長力大),其勁縱橫聯絡,生長而無窮也。
3、洗髓:練之以清虛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拳經雲: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種練法即是:明勁、暗勁與化勁。
此為武道的三練三功三理。
明勁。武術中的境界叫做練精化氣的過程。
練成明勁,透過鍛鍊把全身的贅肉都練成肌肉。能隨時調動身體控制骨骼運用腹腰腿骨骼各處的力量擰成一股,每一拳出去都有千斤重力。
明勁練成,開了身體的潛能激發人體的極限,但是卻不懂得收斂元氣之法。
是以練成明勁之人力量雖然強但是體力耐力都不能持久。而且並不能養生。
人到青年還沒有事情到了中壯年則元氣衰敗一身肌肉得不到保養都會鬆弛下來。人早衰早亡身體到處都是毛病。
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會調動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間把精血體能化成元氣能量熱量的功率也小。
練成明勁之後每一拳一腳的力都調動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間全身的精血體能化成能量熱量元氣的功率非常之大。
正因為如此若是隻懂明勁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補充則,把身體的精血體能都打空了,所以武者比普通人還要衰敗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