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氏集團大臣的心中,霍去病是死是活,是敗是勝,全都無所謂,換言之,霍去病死不死,活不活,根本無傷他們的大局,現在的霍去病在他們的心中毫無分量。
而在這些衛氏集團大臣的心目中,霍去病.......也是早已被打上了兵敗戰死的標籤。
這就是他們今日來見劉徹,與主和派的大臣吵架的原因。
霍去病死了或者是敗了,沒有任何關係,可這場大戰還必須要打下去。
得益於衛青,衛氏集團在大漢軍中有著不少親信,為了能讓大將軍衛青可以更進一步,為了讓軍中的衛氏成員可以多上幾個臺階,為了衛氏日後的發展,這場大戰也必須打下去。
國家百姓不關他們的事,大漢國威也不關他們的事,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前途,只關心他們的靠山衛青,能否成為大漢朝堂上的一顆永世不倒的參天大樹,只關心劉徹百年之後太子劉據能不能即位,太子繼位之後,他們這些人能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些衛氏集團的臣子比主和派的大臣們來的還要可恨。
不管怎麼說主和派的臣子還是從國家百姓的角度出發,認為不該在和匈奴人繼續打下去,可衛氏集團的臣子心中只有他們自己。
這種人,所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這種人,在大漢朝堂上,又到底佔據了多少?
........
眼下,這三十幾名大臣在大殿內爭了個面紅耳赤,他說他有理,他說他也有理,兩方各自詳細的陳述了和談的好處,以及繼續打下去的好處,在這期間,主和派的某位大臣由於和衛氏集團的臣子爭論的太過激動,竟然抽瘋般的來了這麼一句。
“打,打,打,就知道打,你們這些莽夫難道沒看見繼續和匈奴人交戰的後果嗎?冠軍侯率領一萬鐵騎全軍覆沒於河西,這對我們大漢造成了多麼重損失,我們又該.......”
這名官員接下來的話沒有再能說出,因為暴怒的衛青單手就將他擎到了半空中,破口大罵,“你放屁!”
“陛下駕到!”
就在衛青舉起自己的拳頭,打算狠狠教訓一番這個嘴臭的臣子時,小順子公公那尖細的聲音響徹永寧殿外。
聽聞劉徹到了,衛青狠狠地瞪了一眼被他高高擎在半空中已然嚇得快要尿褲子的臣子,然後便像丟垃圾一般將他丟在了地上。
可即便是自己狠狠的嚇唬了一番那個臣子,但衛青臉上的怒色仍舊沒有消失,只因那名臣子觸動了他心中的一塊逆鱗。
霍去病一個月都沒有能傳來訊息,不僅是劉徹和衛子夫擔心霍去病的安危,衛青何嘗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說,他是最關心霍去病的一人。
因為霍去病的事情,他已經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了,也睡不著,每每躺在床榻上都是輾轉反側,心中掛念的只有霍去病的安危。
今日,他本不想來,但又不能不來,因為他擔心那些主和派的大臣會明目張膽的在劉徹眼前說霍去病兵敗,或者......是戰死的事情。
這是衛青所不能容忍的,身為霍去病的舅舅,這種時候他不維護他,那還要等什麼時候?
可......即便是現在的衛青,對霍去病也沒有半點的信心,大勝?他已經不考慮這倆個字了,他只希望霍去病能安然無恙的回到大漢,這就足夠了。
霍去病有一個好舅舅,衛青也幾乎是做到了一個舅舅該做的,甚至是更多的事情。
但事實證明,霍去病從來都不曾讓人失望。
........
帶著身後的小順子公公,劉徹龍行虎步的走進了正在爭吵的永寧殿中,群臣看到他的到來,全都停止了爭吵,跪地磕頭行禮,道:“參見陛下。”
劉徹掃了一眼跪了一地的臣子,淡淡道:“都起來吧。”
說完,劉徹就向著永寧殿只屬於自己的高位走去,可這時,劉徹還沒等走到高位,主和派的臣子中便一連站出了五位臣子,手握笏板,一臉的忠君報國,向劉徹連續施加了多重壓力。
“陛下,我匈連戰數年,雙方皆損失慘重,我大漢的國力更是下降了不止一籌,臣斗膽提議,結束大戰,與匈奴單于和談。”
“陛下,劉大人所言極是,此戰已無須在繼續下去了,不然最後只能是徒耗錢糧,勞師無功。”
“陛下,請收手吧,這些年匈奴已經領略到了我大漢的厲害,實在沒必要在和他們繼續開戰,請陛下為大漢百姓著想,與匈奴停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最後,二十多名主和派大臣同時向那頓在原地,背對著眾人的劉徹,拱手彎腰道:“臣等皆附議!”
背對著眾臣的劉徹狠狠的攥緊了自己的雙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