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人群忙碌,聲音嘈雜。
但蕭淮書的話卻異常清晰地傳進了顧知知的耳朵。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麼?三師兄你剛才說什麼?”
蕭淮書笑笑,重新向前走去,“沒什麼。”
“怎麼就沒什麼了!這麼大的事兒,你別輕易做決定呀!”顧知知急忙跟上他。
蕭淮書緩緩走著,細細說道:
“師妹,來京城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惡官欺民、霸佔田產、官商勾結、哄抬糧價……虞國除了京城這天子腳下還算和平,其餘地方簡直水深火熱。”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沒把自己當做皇子,也從未覺著我姓蕭,身上流淌皇室的血液有什麼好。直到前兩天,我在荒野遇到流民,其中有個孩子餓了數日,奄奄一息。”
“我雖辟穀,卻在儲物戒中留了少許食物,可在辟穀丹失效後過渡一二。我將吃食送給了那孩子,她感激涕零,迫不及待將它吃了。”
“卻沒想到她忍飢挨餓太久,忽然飽腹反而克化不了,最後……死在了我眼前。”
蕭淮書眼神悲憫。
從前他表面與人為善,實則內心冰冷,從未對什麼事有過觸動。
原來不是他鐵血無情。
而是沒有看過、聽過、經歷過。
沒有入世,何來出世。
“師妹,之前你同我交談,替我考慮,這才讓我萌生了下山的心,如今思慮多日已經想明白了。”
蕭淮書看向顧知知,眼中真摯誠懇。
“若我是那獨自玩耍的孩子,我願意讓馬車改道,我想試試用我一人救下另外更多的孩子。”
“凡是皆有因果,師妹你早在我這裡種下了因,如今我決意幫你也是你該得的果。”
顧知知怔了許久,喃喃道:“所以就算不是為了青風堂,你也會這麼做。”
“是。”蕭淮書肯定,“師妹不必顧慮。”
此事好是好,但顧知知心中卻湧起了更多疑惑。
這難道不是屬於宋錦舒的劇情嗎?
顧知知之前就是因為這個才沒勸蕭淮書下山,反而暗中告訴他別下山送命。
不料事情竟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
而且時間還提前了很多。
對,提前了!
老皇帝還沒死。
三師兄現在爭權是跟身為皇子的蕭修賢鬥。
相比之下困難度要低一些。
心念電轉,顧知知道:“三師兄,我支援你!我會很快將青風堂發展起來,青風堂所得之民心或可幫助師兄。”
蕭淮書眸底燃起星火,“好!”
“但我有個條件。”顧知知道。
“什麼?”
“若有勞心傷神時,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將來事成,不要親理朝政,找一個能幹的人攝政,你就只負責監督。”
蕭淮書還以為是什麼條件,竟字字句句都在替他著想。
看著顧知知認真的表情。
蕭淮書難免十分動容。
“好,我答應你。我無心皇位,若能找到那能幹又心地澄澈之人,將虞國交給他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