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標不同,但作戰方式相似。
拋石索扔出成片的進攻型催淚蛋迷了守軍的眼,然後神槍手同時發難幹掉哨樓上的敵人,最後全軍舉著安裝著BT虎匕首的步槍,悄悄衝上去砍人。
幾乎沒有人開槍,敵方都迷了眼的時候無聲的冷兵器才更好用。
他們幾乎不擔心日本人的反抗,失去視力的人,自然會被滿山被砍的人發出的尖叫嚇破膽。沒了視力又沒了士氣的軍人,有的時候還不如平民。
對於不按自己軍部要求,任何時候都戴防毒面具防止敵軍偷襲的人,沒什麼好講。不懂得“失能武器”的厲害,只能送他們一句“早死早投胎”好了。
倒是陸飛章與薛西山的襲擊,不久之後就遇到了難事。
凌晨五點,日軍支援一一四師團、十三師團的重炮群的陣地上,戰鬥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每一射擊,猩紅的火焰就會照亮,已經露出魚肚白的夜空。
此刻前線的十三師團,正傾心全力攻擊著安德門與鳳台門的防線。從一一四師團殘部派出的騎兵通訊員的報告,他們遇到了來自坦克與裝甲車的阻擊。
已經被擊潰的一一四師團這時正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在他們身後不知道有多少支那軍人。尤其他們遇到了支那空軍的夜襲,而且他們的機場肯定就在附近,空襲五分鐘一波,幾乎永不停歇。
聽到這訊息的任何日本軍人都會第一時間質疑情報的準確性:
支那空軍怎麼可能,誰人能在夜間飛越整個戰場,對地面發動密集攻擊。且不論支那空軍還剩多少戰機,就算毛子援助他們飛機,難道不需要訓練嗎?
況且那空襲用的彈藥實在太過詭異,據逃出來的騎兵通訊員送出來的情報表明,天空投下的炸彈更像是“四行魔王”使用的那一種,一次爆炸就會覆蓋幾百上千平方米。
三個小時之後,所有一一四師團的人都在拼命逃跑。沒人想著組織防線進行抵抗,尤其編制混亂後,士兵找不到軍官,軍官也找不到士兵。
還不敢停下腳步,只要敢停下聚在一起,不是空中投下大量炸彈,就是地面上被那種喪心病狂獨頭蛋扔來成片的手雷。
可惡,可惡的土造手雷……
要不是金陵攻略作戰其他幾個方向都取得了極大進展,要不是其他方向的守軍的作戰意志,遠不如眼前的“四行魔王”的手下,只怕僅憑那種土造手雷,傷亡就會多十倍也不止。
該死的“四行魔王”,他只有最簡單的改變,就令戰鬥比過去難打得多。
支那軍隊沒有足夠的火炮,過去他們的陣地上當手榴彈這種適合文化不高計程車兵們使用的武器消耗貽盡時,他們的防禦能力就成倍的降低。
可現在,所有參戰的部隊都有點發愁,只要靠近支那軍隊的防線五十米之內,手雷就會成片落下。如果不是重機槍與擲彈筒的拼命壓制,那麼根本不會有機會攻入他們的防線。
當然,像安德門、鳳台門那種專門針對日本人的防線並不多,如果不是重炮部隊的勉力支援、持續打擊,恐怕再多的日本士兵也沒可能突破那樣的防線。
畢竟無論哪支部隊都沒有那麼多腳掌,去趟那種應該十分便宜,而且製造迅速的小地雷。如果不便宜沒人會一佈雷就成幾十萬枚佈置。
還有那種,明顯用的新鮮竹子,隨後製造的小陷阱,應該同樣便宜且製造迅速,佈設簡單。
別小看這些小玩意,沒有重炮清掃,它們會讓所有地面變成步兵的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