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卻快急哭了,在她看來,去縣城裡開鋪子就等於劉梅娘要離開了。
縣城離柳河村那麼遠,去開鋪子,劉梅娘肯定不會回家了。
看著一臉糾結的張丹丹,劉梅娘也沒有心思哄她了,劉梅孃的負面情緒好像在今天全部爆發了出來。
為什麼張家眾人就不能理解她,害怕她去鎮上開鋪子不回來了嗎?劉梅娘忽然覺得這一段時間的相處讓她有些迷茫了。
張家的人就這麼不相信她嗎?
也許這就是思想的差別,現代社會,孩子外出求學,一年半載甚至三年五載都不回家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現象,有些人迫於生活的壓力,甚至幾年都沒辦法回家過年,在古代人看來應該是很難接受。
他們還沒有脫離群居部落的生活方式,有句話不是說,父母在,不遠遊,爹孃還健在的話出遠門都是一種不孝的行為,也難怪劉梅娘會因為開鋪子的事情和張家眾人產生矛盾。
直到晚上,劉梅娘除了和張丹丹說話之外,和張家其他人基本上都沒有交流。
明天去鎮上看鋪子,遇到合適的劉梅娘就準備直接盤下來,在回到房間以後,劉梅娘就拿出了錢袋子開始數錢。
這一段時間織布賺的錢,還有給春滿樓供應青菜和菜譜,掙得錢劉梅娘心裡大概有數,賺回來的零錢劉梅娘就放在客廳桌子下的抽屜裡,平時家裡需要買什麼東西,直接去抽屜裡拿錢就好,劉梅娘也不知道零錢有多少,反正每次多出來的零頭,她都會順手放在抽屜裡。
而像一百兩五十兩這樣的整數,就存在她房間裡的小木箱子裡。賺的最多的還是從綵衣閣得來的分紅。
劉梅娘撬開地上的一塊地板,扒拉出來一個木箱子,開啟數了數,銀票竟然有一千一百兩,還是幾十兩碎銀子,沒想到最近一段時間賺了這麼多,劉梅娘也十分驚訝,這些錢應該足夠在鎮子上盤一個地段還不錯的鋪子了吧。
忽然響起敲門聲。
“大嫂。”張季寒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有什麼事情嗎?”劉梅娘開啟門問。
“大嫂,你明天要去縣城嗎?”張季寒看到劉梅娘,有些難為情的問到。
“對。”劉梅娘點了點頭。
“我陪你一起去吧。”張季寒鼓足勇氣說。
“....”劉梅娘疑惑的看了張季寒一眼。
“你 不會駕車.....”張季寒憋了半天才說出來。
劉梅娘一想也是 ,自己不會駕車,要是徒步走到縣城,天都黑了,還看什麼鋪子。
“大嫂,鋪子的事情,你真的不再想想嗎?”張季寒問。
“不想了,沒什麼好想的。”
“可是娘那邊.......”
“娘那邊再說吧。”劉梅娘嘆了口氣。
不管張李氏贊不贊同,鋪子她是一定要開的。
“早點休息吧。”劉梅娘說完就關上了門。
第二天劉梅娘起了個大早,給大家熱好早飯,煮好粥以後,自己和張季寒隨便吃了點就準備出發了。
沒想到一轉頭,就看到張丹丹和張彤彤穿戴的整整齊齊站在廚房的門口。
“你們怎麼起來的這麼早?”劉梅娘驚訝的問。
“大嫂,我和三姐也想跟你一起去縣城。”張丹丹怯生生的說到。
“縣城太遠了,你們兩個還是在家裡待著吧。”劉梅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