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幹嘛跑這麼快?前邊就是彎啊!”
“太瘋狂了吧!”
正當所有人都擔心不已的時候,蕭寧開始了減速。
雖然減速,但卻也沒減多少。
AE86經過改裝的剎車系統具有非常強大的制動能力,但蕭寧卻也並沒有在即將進彎的時候深踩剎車。
幾個點剎把車速降到一百四左右的時候,他就已經完全放棄了剎車。
尚在最後的直道時,蕭寧透過大給方向的操作的手法,直接把車子給橫移了過去。
他在時速超過一百的情況下,提前在直道上讓車子進入了漂移姿態。
一百三十八公里的時速下完成了漂移。
劇組的吃瓜群眾們看不懂,只覺得很厲害。
但身為前職業車手的謝彬卻是默默給蕭寧捏了把汗。
好在這個彎,蕭寧順暢地透過了。
汽車的漂移,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手剎漂移。
一種是慣性漂移。
手剎漂移很簡單,就是透過手剎去對後輪產生制動,控制後輪的抓地力,讓後輪產生“滑”的感覺,達到前後輪產生速度差的情況,最終進入漂移姿態。
而慣性漂移,則是放棄手剎甚至可以放棄剎車的漂移方法,簡單粗暴的利用油門和方向盤完成漂移。在後驅車上,操作方法往往是在入彎之前稍微鬆油門,而後開始打方向讓前後輪產生速度差,感知後輪抓地狀態喪失時立刻進行補油的操作。
相較於手剎漂移可以獲得最大程度對車的控制,實際上慣性漂移很多時候都是難以控制的,在實際的漂移賽、山路拉力賽中,哪怕是職業車手也很少使用慣性漂移。
不過對於大角度彎,因為不會損失太多速度,慣性漂移是理論上的最優解。
此時,看著監視器畫面中蕭寧順暢完成過彎後,錢楨雖然也和其他劇組的人一樣看不明白具體情況,但他還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下意識喃喃出聲:“心真大啊!剛才剎車燈都沒亮啊!蕭師弟為什麼不繼續減速?只是在之前稍微點了點剎車?”
一旁的謝彬解釋道:“他這是為了不浪費剎車效能。”
“什麼意思?”錢楨一臉迷茫。
謝彬看向錢楨問道:“你知道為什麼老司機在開山路的連續下坡時,為什麼很少踩剎車,但也能很好地控制車速嗎?或者說,你知道為什麼那些新手在連續下坡的時候,剎車燈幾乎都是常亮狀態,而老司機不怎麼喜歡踩剎車嗎?”
錢楨搖頭:“為啥啊?我不懂啊,我開自動擋的,油門加速剎車減速啊。”
謝彬繼續解釋道:“老司機下坡不怎麼用剎車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剎車系統過熱,減速可以透過降檔利用發動機制動來完成,如果檔位降低,車子靠慣性帶動發動機的低轉速會變成高轉進而做功,在不給油的情況下,車子整體的動能會損失,所以會減速。”
“汽車的剎車靠的是剎車鉗與剎車盤的摩擦,在車輪高轉情況下,這種摩擦勢必會導致大量熱量產生,如果在那種非常長的下坡路線一直踩剎車的話,不用很久剎車盤就會被燒的通紅,剎車盤一熱,剎車效能也會跟著下降。”
“如果遇到什麼需要剎車的緊急情況,剎車系統過熱就會導致制動距離增加,從而增大危險性。”
“秋冥山從山頂到山下的路全長差不多都三十公里了,在這種純下坡路段,如果剎車用得過於勤的話,剎車盤受熱那麼制動效能必然會有所下降,為了能夠把儘可能高的制動效能留在後邊的多彎路段,他現在的想法應該是儘可能少用剎車,要減速就儘量靠降檔,不得已情況下再點一點剎車。”
謝彬給向來開車都是一“D”到底的錢楨進行科普的時候。
蕭寧已經向山下開出了六七公里。
除了一開始的那個大角度彎,後邊角度沒那麼大角度的彎道他的速度都控制得相對保守。
多的時候能一百,慢的時候甚至會降到五六十公里。
不過一旦透過彎心之後,蕭寧幾乎都是會直接油門踩死瘋狂加速。
所有的直道不管長短,他始終都把車速維持在一百五六以上。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