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兒正襟危坐,解釋道:“我姐說了,咱們的學習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啟蒙,第二階段是小學,第二階段是中學,後面應該還有,不過姐姐沒有告訴我。”
“她告訴我,要是咱們的知識水平能夠達到中學水平,就已經非常非常厲害了!”
“有多厲害,能當官嗎?”李益期待地問道。
梁兒給他一個白眼,“當官做什麼?你願意當那些搶百姓糧食,讓百姓吃不起飯,只能賣兒賣女的壞官嗎?”
李益自然不願意,他就是百姓,吃過百姓的苦,對這樣的官員恨還來不及呢。
“那就對了,我姐說了,咱們先讀書認字,到時候水平高了,自然有用武之地!”
梁兒一口一個“我姐說了”好像顧蘭無所不能,可在梁兒和這群孩子眼中,顧蘭確實是無所不能的。
她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她能夠想出很多新奇的法子,能講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
她愛護這些孩子,待他們像是對待親弟弟妹妹一樣。
孩子們又愛她,又敬她,還有些怕她。
要是不好好學習,可是要被打屁股的。
“對了,我姐讓村裡的木匠給你做了個好東西,一會兒我帶你去取!”
李益笑著點頭,他大概知道那是什麼,村裡人知道他不良於行,跟他說起過,村裡有個瘸腿的木匠,給自己打了一對能動的雙腿呢!
“不過在這之前,你好像還要去村口展板給大家讀故事吧?”李益幸災樂禍地提醒梁兒。
要是梁兒遲到,村裡人只怕會滿村叫他。
想到那個陣仗,梁兒生無可戀地捂住小臉。
“所以還是要快點讓大家都能夠認識字,這樣就用不到我了!”
誰讓梁兒認識的字多,又是認字的人中最清閒的那一個呢。
幾個孩子拖著李益,一同前往村口的展板,果不其然,展板前已經站了好多人。
有些好事兒的人往前湊,磕磕巴巴地從紙張上找自己認識的字,結果根本沒有連貫性。
“梁兒來了!”
不知道是誰大叫一聲,眾人連忙散開一條路來,殷切地看著梁兒:“梁兒,你終於來了,快來給我們念三國啊!”
梁兒一臉無奈,“來了來了。”
那些老人們自帶板凳,心滿意足地找位置坐好,摟著自家的孩子,眾人都自覺地安靜下來。
梁兒用充滿稚氣的嗓音,把紙張上的故事念出來。
慢慢地,他也沉浸在故事之中,讀到趙雲從長坂坡救出阿斗,重返劉備身邊,劉備流著淚怒摔阿斗,恨他差點害死自己一員大將。
眾人都情不自禁泛起熱淚。
士為知己者死,有這樣的主公,屬下豈有不盡忠孝之禮?
顧蘭和阿吉站在不遠處,滿意地看著眾人擦拭眼淚,就是要這樣的效果,用前世豐厚的文化土壤,滋養屬於這個時代的文明種子。
顧蘭仰頭看天,喃喃道:“時間過得真快啊,馬上就要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