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資料是驚人的,因為不管是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亦或是隋唐五代十國,哪怕是大宋的前五十五年,百姓幾乎都是餓著肚子過來的,靠天吃飯靠命吃飯靠運吃飯。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手底下沒有再餓死人。
但現在,資料已經展現在了大家的臉上,從新曆六年以來,歷經旱災、瘟疫、水災、冰災、蝗災、地震等等一系列的災禍,可謂是災難連連,有些年份的確日子過得緊巴巴,但至少有一點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因為飢餓而死。
天下你來我往數千年了,如果說這不是最好的時代,那又會在何時?
以後不好說,也許往後每一日都是最好的時代,但往前的話卻可以板上釘釘、蓋棺定論了。
新曆七年之後,再無兵變、內戰和叛亂,也無民間妖人作祟、也無宗教聚眾作妖,農業和工業都在追著趕著往前狂奔,新的作物和新培育的種子還有化肥的出現讓糧食呈現出數倍的增長,工業方面更是四處開花,還伴隨著基礎科學的蓬勃發展,大量的資金湧入科學領域之中,各種各樣讓前人難以置信的東西都澎湃而出,呈現井噴趨勢。
成型的大學已有十所,還有差不多一倍於這個數量的大型學院正在興建,屆時會有更多的學科,社會分工也會更加明確。
而其他方面,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法律上頭,現行的法律要比大宋一直沿襲的唐律多出七百多條法律明細,而這還是在具體刪減考量之後的結果。
御史臺每年偵辦的徇私枉法案件超過四百起,每年平均處置的涉案人員近萬人。
法律的嚴謹和寬容都真實的體現在了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甚至已經拜託了第一階段的法家影響,正在逐步走入法治社會階段。
雖然要徹底完成社會的轉型,可能還會需要五十年甚至更久,但在不遠的將來更多的年輕有為者上位之後,一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改頭換面。
宋北雲把自己的彙報內容逐漸完成,下頭不少人做筆記已記錄下了近乎半本,至於裡頭有沒有別國奸細,這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因為這裡能拿出來說的,都是經過篩選的,而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軍事產能他根本提都沒有提。
就在差不多一場彙報接近尾聲之時,火車又從另外一頭繞了回來。
而這時宋北雲也開始要對下一個十年進行通報了,這才是包括趙性在內最在乎也是最讓人期待的內容。
其中很多細節即便是趙性也是第一次聽聞。
首先集中力量建設強大的工農業體系,加速農業轉型程序,抓鋼鐵、軍工、基礎工業和交通運輸的整體建設程度,並要繼續完成上一個十年裡制定的教育方針,完善基礎教育建設,爭取在第二十年的時間裡,將文盲率從現在的九城降低到三成以下。
而這裡頭的細則如果琢磨起來,只要有人肯捷足先登一步,乘著這股東風,想不發財都不行。
首先就是在農業方面,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科學養殖、種植提上了計劃,而這其中包括動植物的品種改良、引入新品種等等內容,就是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展內容。
首先確定了江西、湖南、安徽、江蘇、浙江五個糧食產區,並會開始召集一個特殊的隊伍開赴原金國的所在,進行極北拓荒,要在十年的時間裡將那個不毛之地改造成塞上江南。
而在交通方面,主要是鐵路的建設,現階段盲目建設公路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運輸效率非常低,所以鐵路反而是最優解。
在第一階段的建設過程中,逐漸將建設成兩橫一豎三條鐵路線,兩個交通樞紐分別在鄭州和徐州。
雖然許多人並不明白為什麼也會有遼國的份,但他們可不敢在宋北雲這邊質疑,這會兒誰要敢罵一聲賣國賊,被砍頭那都是輕的,說不得是要當場遭人生吃的。
而這兩橫一豎的鐵路沿線,東到連雲港、北至大同、西至玉門關、南至漳州。在建成之後,從長安到玉門關只需兩三日,從金陵到漳州原本普通人需要兩個月的旅途,現在三到四日便可抵達。
如果在這裡嗅到商機,那真的是活該發財,包工程說的誇張了,就單單是給工程隊做飯,一年下來都能賺得滿手是油。
這裡還有一個比較隱晦的內容,那就是現在巴蜀之地仍處於那幾個西南王之間的遊戲場所,但下個十年這巴蜀之地也是要進行一定規模的開發的。
但這裡宋北雲沒有明說,只是隱約釋放出一種訊號,一來是給當地的土皇帝們打一記預防針,再有就是希望他們不要有對抗情緒,否則一旦阻礙整體計劃的施展,他們可就不是單純的中華民族罪人那麼簡單了。
當然了,吐蕃方面宋北雲也有貪圖,不過在這裡倒是沒有怎麼提起,因為就現在的條件來說,高原作戰損失不起的,說的太多了反而會引發國際糾紛,但從他的語氣裡可以聽出來,可能在不遠的將來,他就得把吐蕃國自古以來了。
這件事實際上已經造成了吐蕃使者的恐慌,但他們還沒來得及回去通報情況就已經被皇城司的人堵住請去喝茶了。
他們緊張兮兮的出去,如沐春風的出來,誰也沒說什麼誰也沒幹什麼,畢竟誰能拒絕大宋這種繁華之地呢?
只是他們腰間嘩嘩作響的東西,實在是有些扎耳。
“朕覺得宋北雲更像個皇帝。”趙性側過頭問道:“你說呢?”
他旁邊是展著扇子的晏殊,晏殊聽到這話,瞄了趙性一眼卻是沒說話,因為天底下的人都能看出來的事,趙性看出來也不稀奇,只是晏殊不知道趙性突然來這麼一句是什麼意思,因為他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這兩人兄弟鬩牆。
“要不朕偷偷摸摸給他下詔傳位吧?”
晏殊的表情頓時老人手機了起來,他叉著腰抿著嘴:“三爺,我去方便一下。”
“正精彩的時候,你走?”